首页>时事

如何读懂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听听中联部宣介会怎么说

2019-11-21 20:22:00 【关闭】 【打印】

 

  1120日下午,在江西省南昌市前湖迎宾馆的一个会议大厅内,一个配有英文解说的视频短片吸引了来自近50个国家200多名政党代表的目光。   

  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干成了哪些大事?  

  四中全会为什么要专题研究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如此重视制度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在哪里?  

  如何推进国家制度及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     

  这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在江西南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介会的开场。这个以Q&A形式制作的视频短片向外国嘉宾介绍四中全会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从国际比较和实践检验的角度,深入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独特优势,让与会嘉宾耳目一新。 

  宣介会同时也请来了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等专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     

  “中国道路的成功,足以证明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认为,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发展道路是成功的。他表示,这个成功不是偶然的奇迹,而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必然、合理的结果。他认为,中国道路的成功既是中国人民辛勤奋斗的结果,也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实事求是,适时制定、完善政策紧密相关;同时,更有制度性原因。“也就是说有了好的制度,中国人民才愿意这样持续的奋斗;有了好的制度,才能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和完善。” 

  韩震认为,中国道路的成功,有许许多多的制度性支撑。他从人民民主制度角度谈了中国国家制度的优越性。他说,首先从主体上看,中国的民主可以说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另一方面,又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展开的,这保证了运转高效。从民主的范围上来讲,中国的民主不仅表现在政治选举上,而且体现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他举例说,“比如我过去做过大学校长,每年我作为校长都要向教代会汇报工作,而且接受教代会代表的质询、评价。有些国家的人民确实也有投票权,但是投完票之后还能做什么呢?选举一旦完成,国家的运行就成了政客的事情了,一切运作由政客来做。” 

  他说,中国的全过程民主,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制度性安排。正是这种全过程的民主制度,保证了中国道路的成功。他认为,这种制度最大限度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凝聚了民智,有利于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道路的成功,足以证明中国制度的优越性”韩震说,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社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推陈出新,“才能使全社会在保持秩序井然的同时,更加充满生机活力”。     

  “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为了人民”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认为,可以用三个标准来评判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一是这套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否有利于这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能不能够释放和解放生产力。同时,还要能够以人民为中心,让更多人分享到发展成果。 

  二是这套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不以侵略、掠夺、牺牲他国的独立和发展为代价。 

  三是这套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能够很好地处理同外部世界和平共处的关系,兼顾并带动其他国家和民族实现共同发展。 

  苏长和说,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恪守的一个价值观,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奋斗的宗旨。“如果我们用非常简洁的政治学概念来表达的话,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来自人民(Fromthepeople),扎根人民(Inthepeople),为了人民(For the people),我觉得这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对于第二个标准,苏长和解释说,人类社会、人类政治进化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中国恰恰是“将自己的发展(建立在)不牺牲别国的独立和发展的基础上。” 

  在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方面,苏长和说,中国一直强调,世界上只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还不行,只有更多的国家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一道路才能走得好、走得通。“我们中国过去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我们日益认识到,只有我们自己取得发展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更好地和其他国家一起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苏长和说,中国所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正是将中国的发展同更多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老挝人革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坎潘·莲玛塔在宣介会发言中指出,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梳理长期执政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保障中国实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有序。他表示,中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同时,还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贡献,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70年来取得的历史性、全面的伟大成就,特别是中国在国际和地区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这充分展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出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正确性、先进性和实效性。”坎潘·莲玛塔说。 

  塞浦路斯民主大会党副主席乔治·乔治乌表示,中国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立足于本国国情,治理体系高效,促进了国家发展,这符合治理通用法则。 

  柬埔寨人民党中央委员、干丹省副省长、柬埔寨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金烈提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了自身,而且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提出的很多经济倡议,让区域内各个国家更好地连接在了一起,推动了国家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用一次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能够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根本保障,它的根本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愿本着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原则,同各国政党加强对话交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政党的智慧和力量。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