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

“两山”理念: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2025-09-28 16:22:00 【关闭】 【打印】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安吉县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二十年间,这一理念从一个浙北小山村的实践,上升为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也引领了全球绿色发展的方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简称“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把握,更为携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的黄海野鹿荡,成群的麜鹿在滩涂湿地嬉戏、觅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领绿色奇迹 

  “两山”理念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引了中国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在环境质量改善方面,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下,相较十年前累计下降56%,重污染天数减少92%,中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全国地表水优良(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从64.1%提高到90.4%,长江干流连续五年、黄河干流连续三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在生态系统保护方面,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超过25%,为全球贡献了约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 

  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2012年以来,中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1%的经济增长。中国已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4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6%,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到53.2%。同时,建成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并已稳定运行。过去十年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过35%,有效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 

广东清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锦潭管理站高级工程师李远球观察一棵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金毛狗(蕨类植物)

  “两山”理念的转化机制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系统性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被写入宪法,并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前我国已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余部,并已启动生态环境法典的编纂工作。 

  全国各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下,积极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多元转化,逐步形成了“护绿、聚绿、借绿”等转化模式。 

  “护绿换金”通过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政策激励等方式,使生态保护者获得经济回报。2013年至2023年,中央财政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从423亿元增加到1091亿元,累计投入7900亿元。 

  “聚绿成金”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或三产融合的“生态+”产业。截至2024年底,全国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到7.8万个,推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597个。 

  “借绿生金”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和金融创新,构建“资源一资产一资本”的转化链条。比如,通过建立绿色资本市场发展绿色金融,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保和绿色产业项目。目前,中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世界首位,绿色债券规模处于全球前列。 

2025年7月1日,甘肃酒泉金塔县林业草原事务中心成功救助三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幼鸟

  “两山”理念的世界意义 

  “两山”理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视角。这种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新思路,契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关切,并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为人类文明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这一理念所蕴含的中国智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誉。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多次引用“两山”理念向世界介绍中国经验。他认为,要论绿色发展的规模,没有哪个国家比得过中国。如果我们想帮助世界走向“绿色”,中国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在实践层面,中国通过一系列行动,深度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中国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并付诸实施。作为主席国,中国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推动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昆蒙框架”,启动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提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信心。此外,中国还作为主席国成功举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为遏制和扭转全球湿地退化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作出中国贡献。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共建国家、国际组织等积极建立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倡导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并已与共建各方签署了200余份合作文件。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方面,中国与40多个国家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和援助协议,2016年以来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同时,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建设一大批标志性能源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 

  二十年来,“两山”理念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的实践价值与生命力,其蕴含的哲理也为世界提供了借鉴。展望未来,继续深化和践行“两山”理念,不仅是中国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也将为共建一个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持续贡献力量。  

  俞 海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