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

“行要好伴,居要好邻”,“四个携手”助力中国东盟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2023-09-08 09:44:00 【关闭】 【打印】

  当地时间96日,第2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会议,并就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四点建议。 

  这四点建议包括携手打造经济增长中心、携手推进新兴产业合作、携手维护地区和平安宁、携手扩大人文交流。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学者说,四个携手有助于中国和东盟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融合和联动发展,料将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强劲动能。 

  常言道行要好伴,居要好邻,作为拆不散、离不开的好邻居、好兄弟、好伙伴,中国与东盟成功走出一条长期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特别是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提出10年来,双方携手前行、相互成就。 

  目前,中国已就共建命运共同体同东盟6个国家分别达成重要共识。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已达9700多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了1倍多。东盟还已取代美国、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有外媒认为,在东盟的战略伙伴中,中国扮演着特殊角色,并且双方近一段时间持续强化合作态势“‘10+1’可以说是在本区域内最为活跃也最富有成效的合作机制,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推动了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说。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全球贸易投资趋于疲软,各国经济增长都面临不小压力。本届东盟峰会因应现实,将打造经济增长中心作为峰会主题。受访学者表示,中方将携手打造经济增长中心列为四点建议之首,并作出力争2024年内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印太展望进行互利合作等部署,彰显与东盟共同的担当和信心。 

  与此同时,中方着眼于在现有存量基础上推动增量合作,提出携手推进新兴产业合作,并明确将与东盟加强新能源汽车、光伏、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本次“10+1”领导人会议还通过多项成果文件,涉及深化农业合作、加强电子商务合作、实施科技创新提升计划等方面。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表示,打造经济增长中心是中国和东盟的共同发展目标,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则将助推合作提质升级。这些具体措施有助于中国与东盟多链融合,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 

  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既要把握机遇,也要应对挑战。对于中方提出携手维护地区和平安宁,学者分析说,各类传统、非传统安全挑战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双方需要加强合作,推动形成稳定、坚实的地区安全网 

  本次会议中,中方领导人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与会东盟国家领导人也表示,东盟国家欢迎在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方面取得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安全与外交研究室主任张洁分析说,这些积极表态有利于守护地区和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这位学者还注意到,中方提到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网络赌博等合作,这些领域关乎民众日常生活、切身利益,料将为更多地区人民带来福祉。 

  展望未来,明年将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中方也在四点建议中提出携手扩大人文交流,并围绕建设现代工匠学院、开展青年领导人研修计划、启动万人研修研讨计划等进行部署。经贸合作成就,为双方建设命运共同体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文交流将有助于夯实民意基础,增强命运共同体的黏性。翟崑说。 

  张洁表示,四个携手涉及经贸合作、地区安全、人文交流方方面面,中方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优先落实到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之中,通过富有前瞻性和可行性、全面而具体的建议,引领双方关系继续走深走实。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区国家求和平、谋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分析认为,四个携手也将为亚太和平稳定、持久繁荣注入确定性和正能量。 

  许利平说,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经济议题持续政治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和东盟更加聚焦合作,才是坚守正确道路。双方要排除干扰、抓住机遇,建设好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 

  发展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张洁也表示,逆全球化风浪难以阻挡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大潮,这对好邻居、好伙伴将继续携手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创美好未来。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