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

乐观与冷静:怎么看安倍访华与中日关系前景

2018-10-26 11:47:00 【关闭】 【打印】

  安倍访华期间,双方将举行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这意味着两国在第三方市场展开合作问题将由共识转向行动。 

  中日关系根本改善仍需共同努力 

  我们知道,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但2010年“撞船”事件以来,尤其是2012年日本单方面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之后,两国关系出现“断崖式”倒退,官方往来停滞,经贸关系滑坡,人员交往中断,此后几年中日关系进入到建交以来最坏的时期。经过各方的艰难努力,2017年安倍首相在多种场合表现出对华改善关系的意愿,同时对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构想表现出积极姿态,接着在去年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日本派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波率团访华参会,两国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暖。在两国关系经历了暖化的背景下,安倍首相来华,必将对两国关系回到正轨起到重要作用。

  当然对两国关系能否就此雨过天晴,还不能过于乐观。这是因为,中日之间的几个重大问题并未得到解决。首先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至今尚未承认有分歧,更谈不上如何解决了。中国讲的“搁置主权,共同开发”是很务实和包容的立场,但至今中日双方未能达成共识,双方在该地区海上的对峙还不时出现,这为两国关系的顺畅化发展留有隐患。

  其次,日本对华防范更加强硬的基本战略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日本的主流看法认为,中国的崛起将为亚太乃至世界安全带来不确定性,强大起来的中国仍有成为“地区霸权主义者”的危险和可能,日本不得不防。

  第三,追随美国的对外政策是日本外交的历来选择,安倍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并无变化。当前中美贸易战已经逐渐向全面对抗的方向演变,这对日本外交将是巨大考验。尽管在维护多边主义原则和自由贸易体系方面中日具有共同立场,但考虑到日美同盟关系,日本在此问题上不会完全倒向中国。

  由此可见,安倍来访将为两国关系转向正常轨道提供助力,但中日关系的根本转圜尚需双方共同努力。

  中日合作既有进展也受制约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推进了5年之久,日本对此的立场从开始的消极应对转向有意参与,这是我们应该看到的积极变化。2017年以来,日方多次表示希望与中方探讨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合作,安倍首相本人也在多种场合表示出要“大力合作”的意向,而且中日双方均认为,中日两国共同开展“第三方合作”已经成为共识。此次访华期间,双方还将举行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这意味着中日两国在第三方市场展开合作问题将由共识转向行动,将成为中日有效拓展务实合作的新平台。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日合作,在日本国内还有很多不同声音,不少观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经济合作构想,还具有浓重的地缘战略考虑。为此,这些人呼吁须加强“印太战略”和“自由走廊”构想,从而对“一带一路”进行制约。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两国在第三方市场开发与合作的脚步。

  尽管中日之间还存在种种分歧,但不应成为开始中日关系新阶段障碍。时代在发展,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两国面临的内外环境均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全球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中日两国更应携手应对挑战,共同担负责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从大局出发,维护两国关系的平稳健康发展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一方面要有效管控分歧,另外一方面还要共同开发合作潜力,让务实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助推器”,让“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成为超越双方关系发展的新空间。与此同时,中日应联手合作,积极推进中日韩合作进程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协议签署,共同推进亚太区域合作一体化进程。

  在当前“单边主义”泛起,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当今世界,中日两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应该放眼全球,携手共进,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为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文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