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孙中山先生?
——写在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之际

2025-03-12 18:15:00 【关闭】 【打印】

  百年前的今天,北京铁狮子胡同的哀乐穿透了早春的寒雾。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以“天下为公”的胸怀走完了59载人生。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最后一次回荡在华夏大地时,也留下了一个尚未完成的命题:如何让分裂的国土重归完整,让离散的骨肉再续血脉?  

  今天,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之时,我们纪念中山先生绝不仅是缅怀一位革命先驱,更是要在台海局势波谲云诡之时叩问: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的“振兴中华”“统一中国”之志,何以应当成为破解困局的精神密码? 

  中山先生之志: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孙中山先生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1911年,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在孙中山先生领导和影响下,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        

  孙中山先生曾说:“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他总是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等鞭策自己。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疾呼,“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至今仍如黄钟大吕。他亲手缔造的中国国民党曾以“驱逐鞑虏”开启近代民族觉醒,却在历史的岔路上渐行渐远。他从坎坷人生经历和长期斗争实践中得出一个道理,就是改造中国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当我们翻开《建国方略》,看到先生规划贯通南北的铁路动脉横跨台湾海峡时,触摸到分明是超越党派的政治智慧与民族情怀:任何割裂领土完整的行径,都是对民族精神的背叛。 

  今日,台湾当局的某些政客,一面将中山画像请入庙堂,一面篡改历史教科书;一面以“中华民国”之名操弄选举,一面切断两岸文化脐带。这种精神分裂式的政治表演,显然已经忘却了中山先生当年的告诫:“凡是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要国家统一,要为中国的统一奋斗。” 

  宋庆龄的坚守: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 

  作为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本刊创办人宋庆龄女士曾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庄严宣告:“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终究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这不是简单的政治表态,而是揭示了一个更深层的文明逻辑——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中山思想始终在寻找最大公约数。正如长江黄河终将汇入大海,不同的政治制度终要在民族认同的河床上奔涌向前。 

  回望历史,宋庆龄伟大而光荣的一生中,始终胸怀大局、心系统一,广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1955年周恩来同志在万隆会议上阐明实现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后,宋庆龄同志多次发表文章和谈话,赞同和支持中共中央主张,在《只有一个中国!》一文中严正指出:“中国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人民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的中国。在近代史上,这是第一个真正拥有主权的中国。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意志和愿望。”“台湾和中国其他领土不能任意被装扮成‘第二个’中国。它们必须再一次地并永久地回到我们伟大祖国的怀抱中来,在全体中国人民建设幸福富裕生活的过程中,作出贡献并得到福祉。”这些饱含热情的爱国之举正是宋庆龄对孙中山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守和弘扬,也是她坚定不移地与中国共产党同向同行的生动写照。 

  如今,当台湾青年在社交媒体上将“茶叶蛋”“榨菜”当作猎奇符号时,我们更需重温宋庆龄1979年致台湾同胞的信:“台湾的山水,浸泡着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热血;台湾的祠堂,供奉着林则徐禁烟的浩然正气。”这种文化基因的共振,远比任何政治说教更具穿透力。 

  统一是历史逻辑的必然选择 

  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的地缘智慧沉淀,从秦始皇“书同文”到隋文帝结束南北朝分裂,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康熙设立台湾府,中国的大一统传统从来不是强权征服,而是文明向心力的自然生长。今日大陆推行的惠台“31条措施”、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正是中山先生“扶助农工”“开放包容”理念的当代实践。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近年来,大国竞争加剧,个别国家在台湾问题上不断挑战中国主权,甚至蓄意在台海制造紧张局势,这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的亵渎和侵害。对此,中方已经多次强调:任何国家、任何势力、任何人都不要错估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 

  那些幻想“倚美谋独”“以武拒统”的政客应该明白,历史早已证明:任何分裂势力终将被钉在民族耻辱柱上,正如中山先生所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今天,纪念中山先生,就是要学习和弘扬孙中山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就是要让台湾同胞看清:所谓“维持现状”不过是分裂势力的缓兵之计,唯有在国家统一的框架下,台湾同胞才能真正共享民族复兴的荣光;就是要告慰孙中山先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正如本刊创办人宋庆龄所说:“孙中山先生的道路,就是中国进步人类共同的道路。”这条路,终将通向两岸同胞共饮长江水、同祭黄帝陵的那一天。 

  抚今追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应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发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携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