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

厦门,向海而兴

2022-11-16 14:21:00 【关闭】 【打印】

鸟瞰厦门(摄影:孙二伟)

  2022115日,厦门市翔安区澳头北欧当代艺术中心正在展出备受孩子们喜爱的“安徒生国际儿童版画双年展”。200年前,展览所在地曾是翔安的一处古渡口,它见证了古海丝路上货船进出的盛景。200年后,失去泊船和装货能力的古渡口被打造成特色小镇,现代艺术与海丝文化再次让这里热闹起来。 

  与特色小镇景象完全不同,在厦门港海润全智能码头的远程控制室里,桥吊司机吴文峰正借助现代化控制设备自如地装卸一艘10万吨级的货轮。2022年前三季度,吴文峰所在的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910万标箱,外贸吞吐量达696万标箱,127条外贸航线通达54个国家和地区的146个港口。 

  这只是海洋城市厦门一天里的两个普通场景,多元化的海洋经济推动着城市的发展与繁荣。2021年,厦门海洋生产总值达1645亿元,海洋GDP占比接近全市经济总量的23.4%。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市海洋GDP占比要达到30%以上。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让依海而生、因海而美的厦门,迈入了向海而兴的全新里程。 

  新兴产业壮大海洋经济 

  2021年,厦门市海洋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637.32亿元,占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比重的38.74%,新兴产业成为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的引擎。 

  在位于厦门海沧区的海洋生物医药港,一个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妆品、海洋生物育种和绿色农用制品为特色的海洋生物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崛起,已培育出辅酶Q10、微藻DHA、新型鲨鱼肽、蓝湾氨糖、虾青素等多种前端海洋生物医药制品。 

  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08年落地海洋生物医药港。在这里,公司成功研发并上市了首个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全球第一支重组戊型肝炎疫苗。目前,该公司正在建设的九价宫颈癌疫苗二期扩产项目即将完成设备调试,投产后,九价宫颈癌疫苗的年产量将达到6000万支。 

  工具酶是核酸检测最核心的原料,但是高端工具酶以前80%依赖进口。为填补国内高端工具酶的缺口,致善公司与厦门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共同发掘并开发出源于海洋微生物、鱼类基因的高端工具酶,仅去年就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地区的50多个国家,销售额达2亿多元。2021年,厦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增加值为53.74亿元,同比增长25.64% 

  不仅仅是海洋生物医药的迅速崛起,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厦门新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也在不断壮大。2020年,由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Siem Car Carriers公司建造的全球首艘7500LNG汽车滚装船交付,填补了中国双燃料大型汽车滚装船自主设计建造技术的空白;202231日,同样是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所承建的第一艘北欧高端邮轮型客滚船——维京荣耀号, 在北欧投入运营,它被誉为“全球最适应气候变化和最智能环保的船舶”。据统计,2021年,厦门新兴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43.51亿元,同比增长10.65% 

金色霞光中的厦门港(摄影:孙二伟)

  作为海洋大国,海洋经济日益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海洋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9.1%。而新兴产业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厦门海洋新兴产业在壮大海洋经济方面的作用已经凸显,它将在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层次、增加产业新动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曾东生表示。 

  海洋经济的“芯”动能 

  海洋是厦门的生命线,而科技创新则是驱动海洋经济发展之“芯”。 

  在同安区石浔村,占地300亩、投资约3.5亿元的百利龙程子虾繁育产业园刚刚投入前期使用。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级良种(虾)繁育基地,在引进国外凡纳滨对虾优良种质资源的基础上,这里将建起核心对虾种质库,投产后高品质虾苗的年产量可达400亿尾。 

  百利龙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康英德介绍,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在翔安区欧厝打造一座海洋科技孵化园,致力于解决虾的繁育、生长、养殖全系列问题。项目完全建成后,每年有望实现产值10 -15亿元,直接拉动下游200-300亿元产业增加值。 

海润码头的5G+智能化桥吊驾驶舱(来源:中国电信)

  海润码头是全国首个进行全流程智能化改造的传统集装箱码头,从自动化设备硬件到信息化系统采用全新一代自动化码头技术路线。年初试投产至今,综合作业效率提升了10%以上。吴文峰介绍,码头虽“无人”,但是运行格外流畅高效,“这得益于现代智能技术,让港口码头更具成本优势、效率优势和性能优势”。 

  在厦门远海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数平方公里的钢铁矩阵上,巨型吊车沿着滚轴,往来于集装箱区和岸边,无人运输车能精准到厘米停在目标位置。通过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可以实现设备交接单电子化、无纸化,箱车智能调度、移动办公,闸口智能化运作,集装箱动态信息全方位共享等功能,大幅提升了港口物流业态系统运作效率和水平。今天的厦门港,科技创新因子持续活跃,向科技创新要效应始终是其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厦门港年集装箱吞吐量从2012年的720万标箱增长至2021年的1204.64万标箱,已经成为排名全球第十三位的世界集装箱强港。 

  科技创新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对于未来创新发展,厦门市政协副主席、海洋专家组组长陈昌生表示,瞄准“海洋+互联网”、海洋大数据等海洋数字新经济发展,厦门正在打造一批产学研基地。“今后,厦门将建成一个集合海洋通讯技术、海上5G、数字海洋、卫星物联网与海底机器人为一体的国家级海洋通讯产业园区,打造更具含金量的海洋新兴产业,推动厦门实现从向海而兴到向海图强的远景目标。” 

  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2022115日,2022“蓝色梦想”国际当代艺术展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展出了来自中国、瑞典、丹麦、挪威、德国、菲律宾、南非7个国家的34位艺术家的86件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 

  作为厦门国际海洋周配套活动,“蓝色梦想”系列展览已举办三年。菲律宾艺术家Bong H. Antivola连续三年带来全新的艺术创作。他以消失的海马品种为原型,通过创意设计将一堆“破铜烂铁”变废为宝,打磨出艺术作品,以此呼吁人们保护海洋、保护生态环境。 

  北欧当代艺术中心运营总监柯菁菁表示,“蓝色梦想”展览以文化艺术为桥梁,打通了大众走进海洋文化的通道,更架起海洋文旅与艺术产业链接的渠道,推动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协同发展。 

澳头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内展出的创意作品

  目前,澳头已逐步形成了以北欧当代艺术中心、超旷美术馆、容美术馆、南音文化、瓷片艺术等为代表的艺术集聚区。“以此产生集聚效应,打造海洋文旅与艺术产业相结合的澳头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进而带动渔民‘从海洋走向陆地’,实现转产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澳头工作组招商运营部林志根表示。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局长曾东生介绍,除了澳头海洋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全市海洋特色文化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如沙坡尾渔人码头、曾厝垵文创休闲渔村、五通凤头渔村特色小镇等,这些都是利用海洋文化资源,在海岸线上因地制宜建立起一个个特色文化产业平台,它们成为了厦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益补充。”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