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良农作物以养活近80亿世界人口,到攻克老年疾病、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中国正引领着科学前进的方向。从深海到外太空,中国正行进在人类探索未知的前沿阵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解读中国工作室出品的五集系列纪录片《超凡未来:你不了解的中国科学故事》,6月23日起每周一集在优酷播出,此外还在Discovery探索频道热播。
纪录片以全新手法讲述了欧阳自远、潘建伟、蒲慕明、王贻芳等数十位中国一流科学家的故事,立体记录属于中国科学的黄金时代。
本片由英国斑马线公司联合制作,英国知名科学读物作家、纪录片导演克里斯托弗·莱利执导。莱利导演曾两次获得英国著名的空间科学奖“亚瑟·克拉克爵士奖”,和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纪录片奖提名。
拥有行星科学博士学位的莱利导演,敏锐而热情地记录了他眼中的中国科学家故事,“我非常有兴趣了解他们是谁,并帮助他们与中国以外更广泛的观众分享他们的科研成就”。
全片不只是记录振奋人心、雄心勃勃的科学成就,还讲述了中国科学家在探索路上经历过的坚守、失败、泪水和梦想……
2020年12月5日,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率科考团奔向马里亚纳海沟11000米,淋漓尽致展现了中国人的探索精神。
马里亚纳海沟被称为“地球第四极”,最深处近1.1万米,相当于在珠穆朗玛峰顶上再叠一座西岳华山的海拔高度。在这里,水压高、完全黑暗、温度低且食物资源匮乏,因此成为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
为了找到一种更好的实验动物来研究人类脑部的退行性疾病,蒲慕明院士和团队求助于人类的近亲——猴子。终于,分别在2017年11月27日和12月5日,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只克隆成功的非人灵长类“中中”和“华华”诞生了!
蒲慕明院士并没有停歇脚步,他很快意识到,接下来要克隆有特定脑类疾病的猴子,以其为模型进行治愈。只用了一年时间,他成功了。
已过古稀之年的蒲慕明院士完全有理由骄傲:“这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团队,做到了美国国家实验室顶级团队都做不到的事情,这不是很了不起吗?当然该高兴一下啦!”
片中还记录了他们的故事:“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回顾中国天眼建设过程、王贻芳院士深入高温高湿地下建造江门中微子实验观测站、欧阳自远院士讲述中国探月艰辛历程、侯凡凡院士的“天下无肾病”梦想……
中国科学成就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在片中,北斗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说:“我在北斗卫星收官的一发星的时候写了一首诗,里面有一句话:官子破晓湛泸剑。为什么用湛泸剑这个词呢?中国的十大名剑里,它是属于无坚不摧,但是属于仁者之剑,不是为了称霸世界。我就用这个比喻北斗。”
为什么把镜头对准中国科学家,为他们创作这样一部纪录片?
莱利导演这样说:“我希望观众为纪录片所描述的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为他们在有生之年将人类知识前沿推向尽可能远的方向感到好奇。在和中国科学家相处的短暂时光里,我被他们追寻梦想的决心所鼓舞。在观看这个纪录片时,我希望你也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