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滩水电站出水口正在放水
在建的白鹤滩水电站坝体
从昆明市区一路驱车前往金沙江上的白鹤滩水电站总共要四个多小时的路程。一路上,每每提起白鹤滩,司机“二哥”都会在前面加上“我们”二字,那种发自肺腑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二哥”张建江是此次白鹤滩之行的向导,来自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机电公司白鹤滩项目部。这座位于金沙江上的水电站,改变了当地很多人的生活。张建江就是其中之一。
朴素的水电情结
1976年,年仅十几岁的张建江初入社会,便一脚踏入了水电行业。最开始,他在位于长江上的葛洲坝水电站作为工人参与一线建设。“可以说,穿着统一工服的葛洲坝人当时是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张建江说。葛洲坝完工后,他跟随工程队到了向家坝、溪洛渡最后到了白鹤滩,这些水电站都位于金沙江上,是中国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点项目。两年前,年满60岁的张建江本已退休回家,然而常年在一线工作的他已然适应了每天在工地上充实的生活,退休后的清闲日子反倒让他有些无所适从。虽已年过花甲,但心态年轻、积极乐观的张建江凭借着满满活力和对水电事业的一腔热爱,申请重新回到单位继续工作。每天穿梭在白鹤滩水电站的里里外外,二哥乐此不疲,从镇上到项目部,再到坝区、观景台,工程上的每条路线他都烂熟于心。他说,白鹤滩的地下隧道网总长217公里,哪怕是一线工人有时候都会迷路,但他就是其中的活地图。
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即将投产发电
白鹤滩右岸地下厂房机组转子吊装现场,建设工作如火如荼进行中,工人们忙而有序
白鹤滩水电站是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水轮发电机组容量达100万千瓦,是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全世界水电行业的“珠穆朗玛峰”。电站地下厂房共装有16台机组,左、右岸各8台,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2022年机组全部投运后,白鹤滩将成为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通往施工现场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座金沙葫芦口大桥,这是白鹤滩施工队为当地村民修建的。张建江介绍说,随着白鹤滩项目的落成,原来的部分村级公路和大桥已被江水覆没,为方便当地百姓的生活和出行,施工初期最紧要的事情就是为当地居民修路搭桥、安置新居。很多村民,都从原来的低洼村落,搬到了半山上的居民新村镇。
电站带来的新生活
摩托车是徐国聪的日常代步工具,她身后就是搬迁后的新房区
徐国聪家一共五口人,除丈夫和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外,公公也和他们一起生活。她告诉记者,以前她家住的是山沟沟里的土坯平房,地势低洼,交通不便,每去一次镇里买东西都要背着背篓翻山越岭,走得快也要一个多小时。“现在我们搬到了镇里,新房子有两层半,一共300多平。”聊起现在的新家,她的脸上满是掩藏不住的喜悦。
应徐大姐的邀请,沿着新修的山间公路,记者来到了她现在所居住的大寨镇。放眼望去,平整的马路上一栋栋新房子错落有致,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超市、医院、学校就在家门口不远处。而最让徐大姐欣慰的是,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走长长的山路了,用摩托车接送不过十来分钟的路程。
对于徐大姐来说,生活的改变还不仅仅只有住房。作为二哥的同事“徐师傅”,徐国聪和她的老公两人现如今都在山下的白鹤滩水电站承建单位就职,是葛洲坝集团机电公司的职工,分别负责办公区的保洁和安保工作。她对能在家门口上班挣钱很是高兴,“每个月能挣2500多块钱”。
中国能建葛洲坝机电公司负责白鹤滩右岸电站的机组安装工程。据白鹤滩机电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张冬梅介绍,工程移民落实后,葛洲坝机电公司一直在尽可能地为附近的移民提供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结合个人文化程度、专业特长确定适合他们的工作,并经过安全培训、上岗培训等一系列流程后正式入职,这是中国能建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以前没建水电站的时候,就是娃儿爸一个人外出打工挣钱,经常大年初三就走,一直在外面奔波,我就只能在家带娃儿。”回忆起以前家里的生活状况,“徐师傅”显然对现在的工作生活更满意。她说,能通过自己的双手为家里赚得一份稳定的收入,“特别开心,特别珍惜”。
蓄势待发的白鹤滩
张冬梅(左一)在和同事讨论工作
无论身处哪个岗位,所有为白鹤滩工程贡献力量的中国能建职工都在兴奋地期待着一件大事,那就是今年七月,白鹤滩水电站的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一个百万千瓦机组一个小时的发电量相当于一个中小型城市一天的用电量。”张冬梅在向记者介绍时,眼睛里满是兴奋的光。从国外引进70万千瓦机组的三峡,到国产77万千瓦机组的溪洛渡,再到国产80万千瓦机组的向家坝,最后是国产百万千瓦机组的白鹤滩,张冬梅说,自己一路走来一直奋斗在水电一线,是中国水电建设史的见证者,“这也是我们作为水电工作者感到最为自豪的事情” 。
谈起白鹤滩水电站的各项工程亮点,张冬梅如数家珍。从大学毕业起,她便投身水电事业,今年,张冬梅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的背后是她对水电事业的热爱,也是家人对她一如既往的支持与鼓励。“干一行爱一行。”张冬梅说,当看到一座座水电站建成投产时,“感觉一切都值了”。
在从坝区返回的路上,记者看到电站的建设工人们正在将从低洼地区移植的古树重新栽种到路边。原来,白鹤滩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考虑到周边居民生活问题,同时注重加强流域环境生态保护。除了保护原有的林木和植树,工程建设者们还在大坝上建设鱼类洄游通道,满足洄游鱼类赴上游产卵等需求,保护渔业生态链。
5月31日,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大坝已全线浇筑到顶,不久的将来,金沙江的一江碧水将被永续利用,白鹤滩在创造出巨大的绿色能源的同时,也会对周边地区环境、交通和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它将会和许许多多个白鹤滩人一起,续写属于他们的美好故事。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