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

次仁培:昔日受过当农奴的苦,今天想帮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2020-03-27 15:07:00 【关闭】 【打印】

  再次见到次仁培老人,是今年3月一个晴朗的周日。这个时节的拉萨,夜里常常飘起雪花,次日便是一个好天。犹记得,去年第一次见到老人,也是在像这样的好天气里。

  推门而入,次仁培老人热情地招呼我进屋。她的老伴照旧在老位置看着钟爱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大女儿忙着为我端上茶点,三女婿在厨房里忙碌着,院落里倾泻而下的缕缕阳光透过敞亮的落地窗散满房间……这样的场景,是如今西藏人民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场景,谁能想到次仁培的童年却是另一幅画面。

2012年2月,次仁培(右一)在布达拉宫广场和大家合影

  1942年出生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的次仁培,父母都是当时当雄宗政府的佣人。1950年,次仁培也做了佣人,跟着父母为三大领主服务。

  “背水、打茶……什么活儿都要干。稍微做错了一点事情立马就要受到惩罚。挖眼睛、割舌头、挨棍子……现在想想,我就想哭。”虽然从各种资料中已经知道西藏民主改革前广大农奴苦难的生活,可真正听着亲历者讲述,才明白,那是一段永远埋藏在记忆深处的灰暗。

  那样牛马不如的生活,持续了9年。1959年,中央果断作出民主改革的重大决策,把阶级压迫的旧西藏改造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西藏,次仁培和她的家人也迎来了新生。

  那年年底,次仁培和两个兄弟跟着许多翻身农奴子弟去到内地,在西藏民族大学的前身——西藏公学读书学习。

   “那时候还没有平息叛乱,很多人听说我们兄妹三个要去内地,都说我们这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次仁培还记得,临走时母亲一直在哭,舍不得自己的子女。父亲倒是很开明,告诉母亲:儿女是跟着共产党走的,不用怕,他们都会回来的。

  从西藏当雄到陕西咸阳,当翻过一座座雪山、跨过一条条河流,转身回望时,家已远隔千里。

年轻时的次仁培和丈夫

  “去内地,老师都很照顾我们,我到现在还记得很多老师的名字。”老师们的精心呵护让次仁培多少缓解了思乡之情。3年后,次仁培结业回乡,被安排在当雄县纳木湖乡的供销社里当售货员。

  日子就像纳木错的湖水一样慢慢荡漾开来。1967年,次仁培结婚了,爱人也是前往西藏公学学习的农奴后代,毕业后分配到了当雄县工作。两年后,小家庭迎来了新生命——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了。

  一边卖货,一边照顾女儿们。凛冽的风霜、强烈的紫外线在老人脸上留下沧桑岁月的痕迹。次仁培说,那时候日子虽过得艰辛,但总是有盼头的。

  1999年,次仁培退休了,在当雄县过上了含饴弄孙的生活。2009年,次仁培和老伴乔迁新居,搬到了现在的小区生活。

  去年,我和次仁培老人在布达拉宫广场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日”的活动上结识,老人热情健谈,我们成了忘年交。今年藏历新年前,我和次仁培老人通电话互致新年问候,老人告诉我,不久前她干了一件大事,将寄养在牧民家的15头牦牛捐赠给了当地困难群众。牦牛是藏地人家重要的家庭财产,既是食物来源,也是经济来源,15头牦牛可价值不菲!这次见面,我们又聊到了捐赠的15头牦牛,次仁培老人说那都是昔年结下的善果。

次仁培将15头牦牛捐给家乡的困难群众

  1994年,次仁培在当雄县纳木湖乡恰嘎村7组下乡,与牧民洛桑家结缘相识。“他家的房子,到处都漏雨,根本就没法住下去。我就拿了1万元钱给他建了一套60平方米的住房。”后来,洛桑家又因家庭困难向次仁培提出了借钱请求,她便出资购买了洛桑家的3头母牛,并寄养在了洛桑家里。

  20多年过去了,3头母牛繁衍生息,逐渐壮大成了一群牦牛,为洛桑家提供了持续的经济来源,让他的家庭生活摆脱贫困。

  “我就想着继续把这15头牦牛再捐给家乡的其他困难群众,让他们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经济来源。”次仁培说。15头牦牛价值约15万元,这放在谁家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可次仁培却没怎么放在心上。“我家每个人都有工资,吃住穿都不愁,还是应该把钱给需要的人,大家都去力所能及的帮一点,困难群众的日子就好过。”

  这些年,次仁培帮助过许多困难群众。“汉族的、藏族的都有,大家都是一家人。有困难,我就力所能及的帮一点。”老人的善念也感染着她的家人们。大女儿说:“妈妈的举动让我感动一生,也是我一生的骄傲,我为你感到自豪。”

  或许,这就是言传身教。三个女儿平日里虽都忙碌,但总要抽出时间带上儿女回家。老人说:“现在的生活很好,很幸福。结婚这么多年,老伴没跟我吵过一句嘴,也没红过一次脸。女儿女婿们也都很孝顺,孙子孙女上学的上学、工作的工作,我们几个兄弟姐妹相处的也很和谐。希望日子就这样吧,这样幸福下去。”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