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

四川得荣“钉子户”易地搬迁史

2019-06-21 14:05:00 【关闭】 【打印】

  得荣县地处川西高山高原,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区,全县辖4个片区、12个乡镇、127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地势相对高差3600多米,年日照时数接近2000小时,是典型的干旱河谷亚热气候。受环境影响,很多分布在高山干旱地带的村落,群众常年出行困难、望天而作,没有宽敞平坦的道路,没有建设基础设施的条件,没有发展集体经济的作物,脱贫致富更是无从谈起,古学乡因归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三无村”。 

得荣县曲雅贡乡因都坝移民开发区  

  乡里最后的贫困村 

  古学乡,位于四川得荣县城东南,距县城40公里,这里被当地干部称为“最后的贫困村”的地方。 

  因归旧村坐落在得荣县古学乡政府南面的悬崖峭壁之上,对因归旧村的第一印象就是“干”,黄褐色的土地,黄褐色的土墙,黄褐色的灌木从和黄褐色的村支书。在和村支书日青的交谈中得知,这里平均海拔2750米,属于典型的干旱缺水高山地区。 

  因归村里的住房条件差,通村公路弯多路险,并且这里的山地土质松散,在雨季偏少的得荣县,但凡降雨量大一点,就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且因归村山高坡陡,人均可利用耕地少,农作物一年一熟,产业结构单一,种植的青稞等作物只能做到自给自足,无法向外销售。 

  驻村干部洛绒扎西介绍,因归村的致贫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村民的思想观念,全村856人,劳动力33人,均未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村民们靠着薄弱的劳动力,世代开垦着荒土,村里虽然只有仅够温饱的片地寸土,但强烈的家园观念,让这里的村民大多都安土重迁,导致全村小农思想严重,商品意识弱,市场经济观念缺乏,周边的几个行政村在县里实施塔恩同移民开发项目时,都相继搬迁到了开发区,只有因归村的村民还守着家园,不愿意离去。      

  “钉子户”的搬迁史 

  洛绒罗布是因归旧村志麦户的户主,今年已经62岁了,因归村6户群众中有3户按条件划入了贫困户,他家就是其中之一。 

  洛绒罗布家中有5亩多的土地一直用来种植青稞自给,夏季还可以采摘一点松茸卖了补贴家用。十年前,罗布的妻子确诊有两处肿瘤,需要手术摘除,但手术费却远远不是这样一个山区农民所能负担的,洛绒罗布只能拖着,就这样拖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2013828日和31日,得荣县先后遭受5.1级、5.9级地震,因归旧村因为距离震源较近,全村住户不同程度受到了地震影响,大部分村民只能靠着断壁残垣和民政局的救济帐篷艰难度日。

回忆往事点点滴滴的洛绒罗布 

  在距离因归村30公里外的乡政府对面,这里是因归旧村以前冬季放牧的放牧点,洛绒罗布家里养着3头黄牛和5只山羊,每逢冬季,他便会带着牲畜来这里住上一段时间,依靠着山石,他搭建了一座简易的牛棚用来临时住宿和管理牲畜,因为地震的原因,旧村的水源和牧草已经不能满足牲畜所需,所以洛绒罗布到放牧点的时间越来越多,他在这里种了两棵石榴树,加固了牛棚和牧房。 

  震后一年,也就是20148月,得荣县全面启动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县扶贫移民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这户命运多舛的贫困家中,从那以后,他的小牛棚就多了两个客人,一个叫“县干部”,一个叫“乡干部”。 

洛绒罗布的小牛棚

  斯郎曲批是在县扶贫移民局负责易地搬迁工作的工作人员,他说洛绒罗布刚开始是极力拒绝易地搬迁的,“洛绒罗布说就算因归村只剩下他一户人家,这里也还是生他养他的因归村。农民离了土地还能算是农民么!洛绒罗布宁愿住在牛棚也不愿意搬迁。”回想起当时情景,斯郎曲批历历在目。就这样两位“客人”在牛棚住了下来,一项项政策解读,洛绒罗布仍然不为所动。 

  “一天来4次啊,早上1次,下午2次,晚上1次,来了就说,嘴巴也不干,真的不晓得我这个牛棚有啥子好来的”洛绒罗布回忆起那段时间的“悲惨遭遇”,连连笑道。“后来,干部们带着我和妻子去县上看病,摘除了肿瘤,病情得到了控制,这时我才安心的开始搬新家了。” 

  经过了两个多月艰苦卓越的“持久战”,干部们做通了包括洛绒罗布在内的全村村民的思想工作,按照全县统一规划,将因归村整体搬迁到安居点。    

  高山、半高山地区的脱贫实践 

  洛绒罗布的新家是由当地政府选址,自己选择建筑结构建起来的,整个房子端正大方,设施齐全。乡上还帮他申请了村内的公益性岗位,负责村内的环境卫生和巡山工作,每月工作量不大,一年下来有近万元收入。除此之外,20187月,因归新村依靠产业扶贫资金和境内的几家民营企业办起了合作社,今年7月份洛绒罗布就能有10万元的分红到账。“生活越来越好!以前从没想过有比因归村还好的地方,现在看看,真的是眼界太浅了”洛绒罗布说道。 

灾后重建的瓦卡新民居

移民新区的歌舞节目

  现在的因归新村和乡政府只隔着一条定曲河,新村布局紧凑,村容整洁,道路硬化,基础设施完善,村级活动室里时常传出阵阵笑声。 

  近年来,得荣县瓦卡移民开发工程、因都坝生态移民开发工程、卡色坝移民搬迁项目、同归村移民搬迁项目等规划实施的移民搬迁项目均已相继完成。以因都坝生态移民工程为例,坝区基础设施完善,扶贫产业日趋增收,基本解决了6003000余人高山、半高山脱贫无望贫困群众的移民致富问题,是目前四川省大型“三高一样板”工程。 

  近日,得荣县扶贫移民局正式发布《2019年得荣县易地搬迁实施方案》,计划新增易地搬迁项目对象25134人,又一批生活在高山荒地的群众,会在政府的帮助下,像洛绒罗布一样搬进新家,开始新的生活。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