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

杭港合作:杭州市委书记率队赴港推介杭州

2018-09-18 15:20:00 【关闭】 【打印】

  2018917日,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率领的杭州代表团正在香港开展以经贸、文化、旅游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交流合作。  

  香港是浙江省杭州市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地,近年来,越来越多杭州企业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杭州企业赴香港上市的数量占所有境外上市的60%以上。截至2017年底,香港来杭累计投资6099家企业,合计投资总额1263.22亿美元,合同港资750.24亿美元。杭州香港还互为旅游客源地、目的地。2017年,两地旅游往来达到90余万人次。  

  据了解,此次杭州代表团抵港,已分别拜会了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新世界集团主席郑家纯等,并赴怡和集团等地访问考察。怡和集团董事韦梓强表示,怡和集团未来有意向钱江新城板块投资,打造金融产业集聚平台。 

   新产业让杭州跻身人工智能产业第一方队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构筑杭州新的产业优势。201775日,杭州发布了数字杭州发展规划,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将人工智能视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领域。  

  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城市排行榜》数据显示,杭州各项指标表现优异,成为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的第四大热门人工智能发展城市。杭州人工智能成熟企业数量位于第三位,与深圳持平;初创企业数量超过广州,打破了北上广深的传统优势格局,排名第四。杭州成功跻身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第一方队。  

  杭州在人工智能政策基础方面优势明显,自2016年以来,杭州发布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杭州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等四项相关政策文件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2018年上半年浙江省杭州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592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14.7%,增速比GDP7.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25.0%。其中,云计算与大数据增加值上半年为590亿元,2017全年已突破1000亿元,2016年机器人产业增加值已达到19.98亿元。  

  杭州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基础技术链条已经构建。如在计算机视觉方面,海康威视在MOT Challenge中,曾荣获计算机视觉多目标跟踪算法世界第一。在语音/语义识别方面,杭州云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采用国际领先的自主拥有的六项关键核心专利技术,研发了基于复杂语义智能精准识别的语音云服务平台智能语音遥控系统。在智能芯片领域,嘉楠耘智的最新一代自主研发并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16nm技术芯片产品Fin FET是中国国内能够实现量产的最先进的半导体工艺之一。  

  但是,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普遍有投入大、见效慢、落地难等问题。  

  因此,浙江省杭州市投入真金白银力求破局。杭州市正大力加快政府产业基金的投资运作,加大政府产业基金对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支持。在融资支持方面,则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优先向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领域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进一步强化对初创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据不完全统计,杭州100余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已经获得融资的近60家,融资总频次达到88次,投资金额总量达25亿元。  

  生物医药方面力争2020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千亿 

  目前,生物医药产业是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五着力打造的“1+6”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计划到2020年,全市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5%,占地区GDP7%左右。  

  20185月,杭州出台《关于促进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支持创新产品应用、强化财政金融支持等方面对杭州医药产业的未来进行规划。杭州提出信息港”“新药港两港建设发展战略,打造医药产业集群,推动杭州医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创新能力、企业实力、产业集聚等方面都得到增强。  

  目前,杭州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2017年杭州规模以上医药工业总产值为507.9亿元,同比增长22.9%,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204.2亿元,同比增长21.2%2018年杭州医药行业企业名录1,662家,1-6月,新设生物医药企业536家,同比增长27.71%。从中国医药城市市值版图top20来看,杭州排在第七位,有上市公司7家。  

  杭州还发起设立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专项双币基金,专注投资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助力所投产品有效进入全球市场,积极引进以生物医药领域为主的创投公司和团队。中国第一个真正有商业意义的创新药埃克替尼在杭州贝达药业诞生,销售超过10个亿,大幅度降低了国外同类药物进口价格。  

  杭州培育医药港小镇,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智慧医健小镇等一大批日趋成熟的产业平台,吸引了辉瑞、默沙东、拜耳等全球十大医药巨头中的七家落户。  

  据悉,杭州还在试运行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大数据平台,对医院、保险等机构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准研发目标、缩短研发周期。还投入15亿元,建设集中试技术服务、特殊材料供应、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