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丰田乡丰田村位于彰武县西北部,是辽宁省政协定点帮扶的贫困村。近年来,辽宁省政协机关先后派出7名扶贫工作队员开展驻村帮扶,立足村、带动乡、辐射县,累计投入资金5400余万元,引入多个产业项目,有力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大幅提高了当地百姓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丰田村于2018年底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筑实硬条件 走稳乡村致富路
据了解,驻村工作队到来以前,丰田村屯间巷路状况很差,用老百姓的话说是“雨天一身泥,晴天满头土”“车过防割胎,人过防崴脚”。
当地收粮、收猪的车都不愿去某些屯,怕陷在泥里出不去。丰田乡与外界的“交通要道”韩杜线全线长29.8公里,破损严重,外来车辆宁可多绕10公里也不走这条路,雨雪过后村民骑摩托滑到、车辆陷在泥坑里是常事。
“要想富,先修路”。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路况已经成为影响丰田乡发展的重要因素后,首先想办法解决村屯路的问题,争取500余万元,修建村屯水泥路近21公里,基本实现了对丰田村屯之间巷路的全覆盖,屯屯之间畅通无阻。
彰武是十年九旱的地方,农业依旧靠天吃饭。庄稼生长的关键时候如果天不下雨,老百姓就要忙着引水浇地,劳时费力方能保住几百斤苞米。
为了有效改善土地耕种条件,保证粮食增长丰收,工作队与乡镇党委政府一道,谋划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经过工作队连续三年向上反映争取,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400多万元的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在2019年顺利开工。
通过完善农田灌溉机井,建设桥涵闸,硬化灌排渠和农田道路,做好井、电、路配套,全面提升了丰田乡的耕地条件,为丰产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实民生问题 为百姓增收创效
针对县乡财政紧张,乡村教育环境设施相对落后的实际,驻村工作队争取到省政协多位委员的支持,为丰田九年制学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建起了学校食堂,添置学校少年宫教育器材,把一个破烂的学校幼儿园改建成阜新市四星级标准幼儿园。
此外,乡村医疗基础较为薄弱。为了解决村民能够在家门口看病的问题,在丰田乡医院改建落成之际,驻村工作队通过省政协机关协调省金秋医院,为卫生院捐赠了价值100万元各类检测设备和医疗器械,极大地完善和健全了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群众就医的满意度显著增强。
除了把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做实做细,工作队还千方百计为百姓解决困难、增收创效。
了解到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基础后,工作队积极争取,在2018年为丰田村协调到200万元资金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
经过县政府协调入股大樱桃种植项目,使丰田村每年增加30万元收入;经与县乡沟通,在丰田村设立了村级扶贫光伏电站,每年可使村集体增收20万元。通过上述努力,一改往年村集体零收入的状态,丰田村年收入突破50万元。
搞好慈善捐助 解决群众燃眉之急
工作队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开展工作,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发放养殖种植补贴、光伏收益分红、设立公益岗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提高收入水平。
据了解,村里一位姓郭的女同学,父亲是哑巴,母亲是智障,家境十分困难,每当放假回家就会暗自哭泣,时而萌生退学的想法。
为了不让她退学,工作队每年为其募集6000元的善款,省政协机关的同志带着自己的女儿去学校看望和慰问,把她带到沈阳家中做客,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位同学鼓足勇气、忘我苦读,2019年7月一举考入锦州医科大学,消息传来全村百姓为之欢欣落泪。
工作队还注重帮扶大病困难群众。累计协调慈善组织捐助金额70万多元,救助遭遇大病等特殊困难的家庭。
东王家村民组贫困户杨某的儿子因重度烧伤,面部严重毁容,生活不能自理。家里为给其治病,欠下20余万的债务。驻村工作队不仅为其筹措了10万元医疗费,还联系沈阳消防烧伤专科医院对该患儿进行救治。前后经过七次手术,患儿面部功能基本恢复。每当说起这段往事,家长就止不住眼泪。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好事实事,使工作队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赞许。2019年,省政协驻村工作队获得彰武“最美扶贫工作队”称号,省政协办公厅获得了辽宁省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