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新疆发现

下马崖山乡新变

2021-05-20 10:03:00 【关闭】 【打印】

  518日上午,阳光正暖,49岁的热西代木·图尔贡又站在院子里向南眺望。8公里外,黑色缎带似的京新高速公路在东天山脚下一路向前,把伊吾县下马崖乡与外界紧密联系起来。 

  热西代木今年改造了自家庭院,开起了民宿,等到高速公路修通,下马崖会有大批的过往车辆,还会有更多的游客,开家民宿肯定挣钱。常年跟土地打交道的她,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进军旅游业,吃起旅游饭 

  在下马崖乡党委书记凌云志看来,下马崖乡和旅游曾经八竿子打不着 

  从伊吾县城向东行50公里左右,就到了下马崖乡。过去,下马崖乡被称为交通死胡同,高速、国道、省道均不经过这里,游客到了伊吾县也不愿前行。再加上户籍人口不过890人,人均耕地不到4亩,缺少成熟产业,下马崖乡农牧民增收后劲不足。林果业、旅游业等发展困难,商贸物流业更无从谈起。凌云志说。 

  变化从去年开始。 

  随着京新高速梧桐大泉伊吾巴里坤木垒项目进展顺利,多个段落实现贯通,作为京新高速进入新疆后经过的第一个有人居住的地方,下马崖乡从过去的口袋底变身为口袋嘴,成了香饽饽 

  曾经请都请不来的大公司,如今主动来了。多家物流、文化旅游公司来下马崖乡考察,选择在此地投资兴业。我们将在高速公路旁建设一个占地230亩的物流园区,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下个月有望开工。说起后期规划,凌云志滔滔不绝。 

  曾经少人问津的下马崖乡,而今车流人流不绝于途;曾经只有两三家饭馆的下马崖乡,而今饭馆有近二十家,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变化就在身边。 

  518日,沿着高速看新疆石榴云/新疆日报全媒体报道团队走在下马崖乡的道路上,只见马路宽阔,房屋整齐。走进农家乐和民宿比较集中的红色一条街我家有馕民宿负责人娜则古丽·阿西尔正忙着整理庭院,院子中央的凉棚内,KTV等音响设备一应俱全。 

  三年前,娜则古丽的丈夫因病去世,她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后来,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她开起了农家乐,生活有了起色。高速公路一通,我的生意肯定会更好,我得抓紧时间增添设备,迎接更多的客人。她说。 

  变化还在对未来生活的向往里。 

  下马崖乡街道上少有人走动,更多的农牧民在大棚里、农家乐里、厂矿企业里…… 

  记者走进居民殷喜亚的家,院子里摆满了汽车零件。京新高速公路开建后,他参与工程建设,挖地基、拉施工材料等,年收入增加6万元左右。殷喜亚不满足于此,有了新打算:乡里要建物流园区,可以一边揽工程、一边搞汽修,争取开家公司。 

  5月初,下马崖乡干部组成网络外宣团队,围绕下马崖乡文旅产业发展,通过抖音、快手等展示丝路古驿的风姿魅力,向全国发出盛情邀请。 

  下午时分,太阳西斜,即将告别下马崖乡,凌云志拉住记者的手说:两年后你们再来,这里的变化肯定会大到让你们惊讶。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