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
习近平主席对巴切莱特访华表示欢迎,并结合中国历史和文化,深入阐述了事关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表明了中国党和政府致力于全方位维护和保障人权的原则立场。
他强调,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我们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人权法治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国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全面的民主权利。中国人民的人权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中方愿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同各方积极开展人权对话和合作,扩大共识、减少分歧、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共同推进国际人权事业,造福各国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把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才是最大的人权。一国人权状况好不好,关键看本国人民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得到增强,这是检验一国人权状况的最重要标准。要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成为人权事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促进者、受益者。
从用不足全球9%的土地养活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到建起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全民医疗保障网,到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4亿多中国人民整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到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到依法保障各民族群众平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再到致力于建设“平安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促人权,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书写下人权保障的“中国答卷”。
放眼中华大地,步入新时代,在这条人权发展道路上,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尊重各国人权发展道路
习近平主席强调,人权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各国国情不同,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必须也只能从本国实际和人民需求出发,探索适合自己的人权发展道路。脱离实际、全盘照搬别国制度模式,不仅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要引以为戒。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权发展道路。在中国实现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没有现成的条条框框可以照搬,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实践已经证明,人权是普遍的,但实现人权的路径是多样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人权领域的重要体现,丰富发展了人权文明多样性。
统筹兼顾各类人权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权内涵是全面的、丰富的,必须综合施策,系统推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人权。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人权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向好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2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平均每年在1300万人左右;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城乡居民收入比显著缩小;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达4亿多人。
人民精神生活愈加丰富,旅游、健身成为大众消费,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取得历史性进步、全方位跃升。公共图书馆数量不断增加,全国5605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占比达90%以上,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馆功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人民文化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人民享有更加平等、更高质量的受教育机会。2021年,我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4%。同时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达4430万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中国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促进公平正义;生态日益改善,切实保护公民环境权利。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各类人权得以统筹兼顾。
加强全球人权治理
习近平主席指出,促进和保护人权是全人类的事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人权问题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理想国”,不需要对别国颐指气使的“教师爷”,更不能把人权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搞双重标准,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要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中方将继续支持联合国为促进国际人权事业作出积极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一步广泛开展人权领域交流合作,认真履行国际人权义务,积极参与国际人权事务,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彰显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的使命担当。
“我钦佩中方在消除贫困、保护人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所作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赞赏中方为维护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巴切莱特在会见中表示,高专办愿同中方加强沟通,探讨合作,为促进全球人权事业进步作出共同努力。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