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本刊专稿

新时代深化开放 进博会共享未来

2018-11-12 11:40:00 【关闭】 【打印】

  有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最近在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流传甚广,那就是:“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随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行,“未来已来”之感在这座极具创造性的魅力之城蔓延开来。中国正昂首阔步迈入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敞开大门迎接全球的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共同开启建设征程、贡献发展机遇、分享美好未来。在上海,人们能看到世界各国琳琅满目的商品争奇斗艳以寻觅商机,能看到全球政商学界精英共同把脉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并建言献策,能看到中国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与扎实推进各种措施的成效。正如首届进博会的主题“新时代、共享未来”一般,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利用这一崭新的高品质广阔平台,携手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机遇,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实现共同的繁荣与进步。

  改革再出发之心从未动摇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对于中国人来说,1978年的那个冬天是极为令人难忘的。它见证了历经磨难的中国在艰难地摸索一条发展繁荣之路时,面临的思想激荡与共识凝聚。对于40年后的今天的中国人而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八个字依然拥有神奇的力量和无穷的号召力。

  毋庸讳言,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咫尺之遥,在国际上的威望与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社会对中国几十年来的发展成就交口称赞,但是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所面临的新的艰难险阻,所需跨越的障碍,必须克服的外部环境挑战却是史无前例的。

  这是一个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伟大时代。各国经济正在发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正在加速推进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成为某些经济体的战略选择,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了严重冲击。对于世界各国而言,如何应对前进道路上众多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防范层出不穷的风险,是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绕不过的考验。

2018年11月5日,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越南总理阮春福和巴基斯坦总理伊斯兰·汗参观国家展台

  中国对此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当下,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交织。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领域不确定性有所上升,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一些领域的风险挑战增大。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已成为全国上下的普遍共识。光明的前景与严峻的挑战并存,中国必须在当前这一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正如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博会开幕式上所指出的:“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需求,更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推动开放合作是时代之需,也是中国坚定不移的方向。为此,中国呼吁世界各国应该坚持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作为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一贯立场的象征,中国创办了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标志着中国从以往单向鼓励出口,向扩大进口、进口与出口并重转型,成为国际贸易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创举。它是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更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反映了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决心。

  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要向贸易强国转变,就要更好地全方位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利用进博会的“四两”,拨动扩大进口的“千斤”。同时,举办进博会,也将有利于以此为契机,满足国内消费者对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为高质量经济的发展助力。另外,通过进博会促进中国从部分经济体的进口,也有利于改善中国对这些经济体的贸易不平衡现象,有利于中国总体贸易环境的优化。

  4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持久的动力,提供了巨大市场。目前,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已达3亿人以上,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今后每年进口将超过2万亿美元。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由此而激发的难以想象的机遇正在吸引全世界的企业。

  强化新合作之愿从未落空

  首届进博会深受国际社会的欢迎。此次展会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来了近半数,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相当于35个足球场,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

上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左)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交谈

  受到中国邀请的各国均积极踊跃地来华一展该国的独特风采,并积极评价中国创立进博会的构想。越南总理阮春福表示:“我们高度赞赏中国举办进博会,这体现了合作共赢的理念。”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表示:“俄方参加进博会的企业来自40多个地区,代表着俄罗斯所有地区一半之多。”刚刚履新两个月的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在巴基斯坦人民心中,如果说哪个国家最让我们感到信赖,那一定是中国。”作为本次博览会的主宾国,巴基斯坦除了希望展出该国的出口产品外,还期待学习借鉴中国在发展、扶贫和反腐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已年过古稀的捷克总统泽曼称,他虽不喜欢远行,但肯定会来中国。在各国领导人共同巡游展馆时,这位长者还专门用捷克产钢琴即兴演奏一曲,并邀请习近平主席品尝捷克啤酒。而在中国馆,习主席邀请老挝总理通伦、越南总理阮春福操控复兴号高铁体验舱模拟驾驶台,亲身感受以时速350公里飞驰的高铁带来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中国的高铁受到各国领导人交口称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博览会期间,涵盖大量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沿线上,有50多个国家参展。全球44个最不发达国家中,有35个国家的企业参加。借助这一平台,这些国家的企业得以展出本国的特色产品,将十分有利于最不发达国家开拓商机,通过发展寻找走出困境的契机。

  在进博会上,各国的企业是当仁不让的核心角色。作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主体,各国企业纷纷踊跃参展,其中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参展企业最多,规模也最大。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美国有近180家企业参展,数量位居参展国家中的第三位,很多企业都是由公司的高管亲自率队参会。中国的市场和进博会对美国企业的吸引力不言而喻。美国媒体列出了此次参展的一长串美国企业名单,包括:谷歌、波音、卡特彼勒、脸书、通用汽车、霍尼韦尔、特斯拉、高通等。有评论指出,正如过去中国巨大的生产能力拉动世界经济,将来中国将以同样巨大的需求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中国在大多数领域或者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市场,或者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忽视中国市场的机遇,必须警惕错失中国市场可能带来的后果。

  国际组织发布的权威报告也验证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在不断提升。联合国贸发会议近期发布报告表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逆势增长6%,总额超过7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世界银行则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在过去一年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数量创纪录,全球排名从上期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中国相关领域改革“令人惊叹地快速且有效”。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展会上的上万件产品的展示、五千余件商品的首秀意味着消费升级实实在在正在发生,产业升级日新月异。首届进博会企业展分为七大展区:消费电子及家电、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汽车、智能及高端装备、食品及农产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各种展品中,“吨位”最大的展品是德国机床设备“金牛座龙门铣”,虽然它长20米、宽10米、高8米,占地面积达200平方米,但其精度达到4微米,能加工各种复杂零件,在汽车业、航空航天领域都可适用。有企业在医疗领域推出最尖端的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胶片,以很小的剂量实现高精度的早期病变诊断。还有将人工智能和传统影像技术结合的产品,方便X射线医生更早诊断病情。有企业借助新一代AR镜子,使消费者可与经典动画角色见面、互动甚至合影。通过新兴VR技术,消费者可置身于盛大的管弦乐队表演“现场”,感受尖端科技带来的震撼体验。展会上还有与硬币相当的全世界最小的心脏起搏器、最薄的血压仪、最快的免疫分析仪、“万物互联”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可与人协作的工业机器人、氢燃料电池“会飞”的汽车,等等。自动驾驶技术、最尖端的芯片、智能厨卫电器等,使得消费者可以一睹未来智能生活的端倪。

  为了服务广大消费者,发挥博览会的辐射功能和溢出效应,目前首批30个“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已经推出。总面积达60万平方米的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商品销售区参考进博会展品分类,主要包括消费电子、服饰箱包、日用消费品、化妆品等,商家以专营店、特卖店等形式入驻展示销售。除了线下展销平台,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纷纷借博览会契机开展“全球购”。全国各地、中央企业、相关部委等组建的近40个交易团进行集中采购。根据统计,按照一年计,此次进博会积累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而为了延续进博会的集聚效应,海关总署推出了支持进博会的一系列便利措施,尤其是在进博会结束后,ATA单证之外的相关展品可以转为保税货物,依然留在中国展示并继续寻找买方。

  开放再强化之举从不流于形式

  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各方期待中国明确未来进一步深化开放的具体举措。而这一次,中国自然也没有让全世界失望。

  在演讲中,习主席用“三个不会停滞”强烈表明了中国对于开放的态度,即: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对于未来的开放,习主席明确了中国的五个重要方向:1、进一步激发进口的潜力;2、持续放宽市场准入;3、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4、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5、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

  在这里要特别提到中国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长期以来,中国积极致力于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但在行政审批、税费缴纳、对待不同企业竞争的态度,以及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外商企业对此多有抱怨和担忧。针对这一重要问题,中国将采取三个方面的重要举措:第一,加快出台外商投资法规,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第二,尊重国际营商惯例,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第三,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外商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显著提高违法成本。当然,将心比心,在自身努力改善营商环境的同时,中国也希望世界其他经济体也能够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平等对待中国企业的投资经营。

  对于有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城市精神的上海,党中央有着更多的期待,特别强调上海的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和开放作为。开放对于上海,上海开放对于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习主席向世界宣布了中国针对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三大重要开放举措,包括:首先,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鼓励和支持上海在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胆创新探索,为全国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其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最后,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曾经在上海工作过的习近平主席,希望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和突破攻坚的作用,推动长三角的一体化,将其打造成为中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从上海出发,中国将以国际进博会为汇聚八方宾朋的平台,推进新时代共享未来的新一轮更高水平开放!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