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团走进无锡、常州、扬州、南京等地,探访当地代表性制造企业。从两轮电动车到智能小家电,从功率半导体器件到轨道交通门系统,江苏正用一张张“智造名片”,展现其作为智能制造主阵地和对外开放排头兵的责任担当。

图为9月16日在江苏无锡锡山区电动车产业园内的雅迪科技集团无锡基地拍摄的电动车生产线。图/本刊记者 赵飘
智能化转型 让制造更“智慧”
35秒,这是雅迪科技集团无锡基地生产线下线一辆整车的速度;平均每1分钟,就有2.4辆电动车走出无锡、驶向世界。
在雅迪科技集团无锡基地的生产线上,电机装配、前轮装配等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产线上方,电子看板实时更新数据,目标产能、总检未通过数等生产数据一目了然,为调整生产进度、把控产品质量提供精准依据。
“我们的车间智能化率达到30%。”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基地制造总经理郭培亚介绍,雅迪智慧化工厂引入了行业领先的吊篮悬挂链设备、SAP系统、光感自动识别系统等智能化、数字化设备及系统。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关键的是极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家中看来,“质量过硬”正是雅迪电动车连续8年全球销量第一、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在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杰科技”)的参观通道上,样品展示柜中依次排列着一个个不足米粒大小的黑色颗粒。
“这些是功率半导体器件,也被称为‘电子工业大米’,只要用到电的产品中都会用到它。”公司副董事长梁瑶介绍道。自2021年启动智能工厂建设以来,扬杰科技投入8.75亿元打造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制造体系。目前,公司每天可生产1.5亿只功率半导体,每年有近600亿只器件从工厂销往全球。
海量微小器件,如何高效质检?在扬杰科技的智能超薄微功率器件检测车间,借助AI与机器视觉的融合,每台设备每小时可完成3万只器件的检测作业,检测效率提升30%,不良率从2.65%下降至1.05%。
“在智能制造的赋能下,公司产品的良率和性能大幅提升。”梁瑶介绍,公司产品在多个细分领域排名全球前列。其中,功率二极管市占率全国第一、全球第二;整流桥市占率全球第一;光伏旁路二极管全球市占达42.5%……就在前不久,扬杰科技还被工信部评为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

9月18日,在江苏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智能生产车间作业。图/本刊记者 赵飘
本地化研发 让需求更“适配”
“江苏智造”销量领跑全球的背后,是企业持续加强本地化研发的努力。
“自2007年启动全球化战略以来,雅迪已陆续在中国、越南、印尼、泰国、墨西哥等地搭建起全球十大产研基地,终端门店数量超40000家,实现研、产、供、销、服一体化的‘全面出海模式’。”王家中告诉记者,今年1月至7月,雅迪海外出口业务同比增长40%至50%。
本土化产品策略成为助力中国电动车加速“出海”的关键。
王家中表示,雅迪针对不同市场的需求和特点,推行本地化研发:“比如在欧洲市场,消费者普遍身形高大,因此我们会调整人机工程设计,增大座椅面积;而东南亚地区降雨、台风多发,路况不佳,我们会增大轮径,强化动力系统,抬高车辆底盘;此外还有里程方面的需求,以印尼市场为例,当地外卖行业等商用端用户较多,对电动车续航要求高,为此我们不但要提升整车续航里程,还要增强车辆抗颠簸能力。”
在江苏友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奥”)的生产车间内,一批批移动空调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测包装,即将漂洋过海,为今夏饱受酷热煎熬的欧洲带来一抹清凉。
“友奥是一家从事移动空调、除湿机、空气净化器、取暖器等智能小家电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产品远销北美、欧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董事长吴清平介绍,其中,移动空调的全球市占率达16%,在德国、法国、韩国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
友奥的产品为何备受海外市场青睐?公司研发部部长陆军解释道,一方面是由于海外市场对移动空调的需求巨大。例如在欧洲地区,部分老城区禁止安装空调外机,人工安装的费用甚至比购机费用还高,所以无需安装、插电即用的移动空调成为“刚需”;另一方面,友奥的产品在智能模块上也更胜一筹。“我们的产品不仅可以实现WIFI联网控制,还可以通过太阳能蓄电池实现新能源环保功能,这些创新功能可实现室内和户外使用场景的自由转换。”陆军介绍说。
“最重要的是,我们能提供定制化产品。从研发到批量生产,用时不超过6个月,而国外同业一般需要花费1年到2年的时间。”公司董事长吴清平表示,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就要不断提高研发、制造的效率,立足本地场景进行创新。
小电动领跑全世界,小家电闯出大市场。江苏企业出海的故事,正在将竞争力重心从“低价格优势”向“高技术含量”转变。

图为2023年12月在江苏常州拍摄的友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无人机照片)。(受访者供图)
政企聚合力 让出海有“底气”
企业扬帆出海之时,政策也在保驾护航。
今年1月至7月,江苏实现外贸进出口3.31万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规模再创新高。
亮眼的成绩单,折射出江苏各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的坚实步伐。
加快出海布局,深化协作配套。今年上半年,无锡锡山区组织雅迪、台铃等企业“借展出海”,通过巴西两轮车展、土耳其两轮车展等境外展会开拓南美、东欧等新兴市场。
完善外贸服务,加大金融支撑。南京推出首个集统保平台、保费扶持、资信调查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信用保险服务平台,全力支持企业多元布局国际市场。
全面统筹资源,精准服务企业。常州高新区组建海关、税务、外汇、银行、律所等顾问团,开展“护企出海”培训、综合保税区分享交流会等,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面保障。
“把助企暖企作为稳外贸发展的‘先手棋’,始终把企业的需求放在首位,以服务温度催生企业开放质量,以‘政府有为’助力‘企业敢干’,共同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阔步向前。”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负责人余震海这样阐释稳外贸政策之道。
长江之滨,开放潮涌。在“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指引下,“江苏智造”正在书写以创新驱动、开放融合赢得世界认可的生动实践。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