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活力中国调研行

活力中国调研行|发挥开放优势,上海外资集聚效应凸显

2025-09-09 14:45:00 【关闭】 【打印】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一直是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热土。“十四五”以来,上海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超过980亿美元,年均新设外资企业超5700家。在全球经济格局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上海正凭借多重优势,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市场的“确定性”。9月8日,本刊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深入陆家嘴金融城多家深耕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感受它们在华的投资热情。     

  增量提质,外商制造业向“新”发展 

  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金融贸易开发区,陆家嘴金融城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载地。据悉,今年1-7月,陆家嘴新增合同外资项目156个,其中新设项目88个,同比增长18.92%;合同外资金额9.23亿美元,同比增长14.37%。除了规模体量增加,还有更多外资企业将高端功能、前沿项目和优质资源落地于此。    

  达索析统(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世界领先的工业软件公司,达索为航空、汽车、造船、机械、电子、能源、工程等多个行业提供软件系统和技术服务。20257月,达索大中华区3DEXPERIENCE实验室在上海浦东正式启用。作为中国首个开放创新实验室,3DEXPERIENCE实验室将聚焦先进制造、新材料、绿色基建、生命科学等领域,联动初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行业客户,共同构建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加速机制,推动从理念验证到产业化落地的全过程加速。    

  “早在90年代初,达索就与中国市场建立了非常深厚的联系。基于对中国创新潜力的深刻认识和对本土创新的高度认可,我们决定在浦东设立中国首个开放创新实验室”,达索系统大中华区创新业务管理总监索爱伦向记者介绍道。上海最吸引我们的是成熟的产业生态。从供应链协作、技术人才储备到资源支持,各个环节都已完备,技术创新能够高效落地、快速迭代。索爱伦表示。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日益严峻的全球挑战,达索在中国市场找到了更多信心。“中国正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为跨国企业不断深挖中国市场潜力提供新机遇,也让我们对深耕中国市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充满信心和期待”,索爱伦说。 

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载地,陆家嘴将打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图片:新华社)   

  政策护航,服务业开放再升级 

  在陆家嘴,外资企业的投资热情正在各行各业传导,尤其体现在服务业。在本次采访团调研中,多家服务业外资企业负责人表示,政策优势给外资企业带来了更多成长空间。  

  作为在中国获准成立的首家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办公室,奋迅·贝克麦坚时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政策”的红利,已参与多起科创板上市及跨境并购项目,为中外企业提供跨境法律服务。“这项政策打破了以往的服务贸易壁垒,为中外律所的深度合作创造了条件”,奋迅·贝克麦坚时联营办公室高级合伙人施淼这样向记者介绍。此外她还表示,陆家嘴的营商环境高效且充满活力,政府部门的专业务实和对市场创新的支持为外资企业在上海的稳定运营和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增强了外资企业在沪长期发展的信心。 

  同样受益上海高水平开放政策的还有安永。安永欧洲商业网络全球负责人贺朗·瑞纳(Bertrand Régni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政府出台了多项针对外资企业的激励措施,面对中国这个充满创新活力和优质理念的庞大市场,任何投资都不会放慢脚步。据悉,安永已经连续七年参加进博会并签约第八届进博会,充分体现了其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进博会展示了上海对于外资企业的欢迎态度和深入理解,我相信这种态势仍会延续”,瑞纳表示。 

贺朗·瑞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赞上海市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政策(图片:王如影)

  作为在中国耕耘了二十余年的日本企业,近年来,德硕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在华业务规模正持续扩大,提供从企业战略到业务改革、从IT实施到系统运维等多领域的定制化咨询服务,为中国企业客户的价值提升和中国社会的飞跃发展做出贡献。今年,德硕还将首次参加进博会。“中国制造业转型与创新的速度令人惊叹,也推动我们不断调整服务模式”,德硕大中华区董事长中野洋辅赞叹道。我们的成功与在上海选址密不可分。这里既有优质的客户群体,也是汇聚全球的人才高地”,中野洋辅表示。 

  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好评的背后是政策的持续护航。据上海市商务委总经济师罗志松介绍,十四五期间,上海持续优化外资企业服务环境,成为外商最青睐的投资首选地之一。通过重点展会和国际高水平论坛、投资上海·共享未来海外行系列活动等,上海不断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交流。为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每年市区两级召开政企沟通圆桌会议百余场。同时,上海还建立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信息直达和服务专员机制,推动惠企政策有效触达。为进一步保护外资企业在华权益,上海还编制全国首本外商投资企业权益保护白皮书,建立完善“1+16+2”投诉中心网络,全方位加强外商投资服务。 

  对标国际,对外开放的“上海经验” 

  陆家嘴的亮眼成绩是上海市高质量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根据上海市商务委发布的数据,十四五以来,上海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超过980亿美元,年均新设外资企业超5700家,占全国外资比例从2020年的14%提高到2024年的15.2%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彦峰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在上海外贸、外资、开放领域的独特经验:一是聚焦持续扩大市场准入,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二是聚焦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培育国际贸易中心新动能;三是聚焦强化全球资源配置核心功能,推动各类要素便利流动;四是聚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陈彦峰表示,下一步,上海将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系统集成,先立后破、守正创新,加快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