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共抗疫情

中韩携手共战疫情

2020-02-28 10:40:00 【关闭】 【打印】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公共卫生安全威胁的重要形态,具有突发性、蔓延性和跨国性等多方面特征。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呈现蔓延趋势,使世界各国因病相连,需要共同进行应对与治理。

  中韩两国互为邻邦,民间交流密切频繁。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和效果显现,中国的疫情形势已经逐步好转,但是,韩国作为中国近邻,正呈现出疫情逐步扩散的态势。

  截至2月27日16时,韩国已确诊患者达到1766例,其中以大邱广域市和庆尚北道防控形势最为严重。新冠肺炎疫情俨然对中韩两国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尽快构筑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联合防控机制,加强中韩两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方面的积极协作,以携手共同应对与治理疫情在两国的扩散。

  自中国发生疫情以来,韩国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动态,并且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过程中积极伸出援助之手,体现了中韩作为友好邻邦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在应对此次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挑战中,中韩两国在以下四个方面积极进行共同应对与协作:

  第一,中韩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两国相互信任,建立了有效的疫情密切沟通机制。疫情发生以来,韩国政府全额承担所有在韩国国内新冠肺炎的确诊、疑似和观察病例患者诊治等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对包括中国公民在内的感染患者积极给予救助,体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的关怀。1月28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向中国国家习近平致函,在肯定中方及时应对疫情危机的同时,表示希望疫情早日得到控制,韩国愿向中方提供所需支援与协助。2月26日晚,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韩国外长康京和通电话。王毅表示,中方愿向韩方提供必要帮助,支持韩国政府和人民抗击疫情。双方可建立健全外交、卫生、疾控等对口部门沟通交流机制,及时通报各自采取的政策举措,开展疫情防控、医疗救治、药物疫苗研发等方面合作。

  第二,韩国政府积极调动国内资源对中方进行援助。1月30日,韩国外交部表示,决定向中国提供价值500万美元的疫情防控物资援助,其中包括200万只口罩、100万只医用口罩、10万件防护服和10万副保护镜。部分物资通过当晚从韩国飞往武汉的包机运往当地,可见救助的及时性。除此之外,韩国首尔市也向中国北京和包括重庆在内的12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以及东北三省捐赠医疗物资。此外,中国政府也表示将对韩国防控疫情予以力所能及的支援和帮助。

  第三,韩国企业及民间组织自发为中国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截至2月1日,三星集团、现代汽车、SK中国、韩美药品、LG集团、爱茉莉太平洋等韩国企业向中国捐款总额达人民币8926万元,其中包括现金人民币6350万元以及价值2576万元的医疗物资。此外,许多民间组织纷纷向中国援助,例如大韩佛教曹溪宗总务院捐赠1亿韩元;韩国成均馆大学的成均中国研究所捐赠300万韩元;韩中学术文化交流协会捐赠防疫用品以及捐款1000万韩元。而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前国务总理韩昇洙,首尔市长朴元淳,著名电影导演奉俊昊,著名艺人宋慧乔等韩国各界公众人物纷纷以横幅、视频、社交平台发文等方式,表达对中国抗“疫“的支持。

  第四,中韩两国守望相助,人民互相支持,为中韩两国战胜疫情奠定了广泛的民意基础。即使韩国疫情的扩散将可能因为人的移动导致疫情回流中国,但是,中韩两国也要极力避免发生相互埋怨,乃至相互封锁对方国民流动往来的极端举措。应该积极探讨尽快建立两国疫情防控的联合机制,对两国物资和人员的流动加以合理的疏导和管控,以避免疫情发生大规模跨国性扩散,从而维护中韩两国国民的生命健康和和东北亚地区公共卫生的安全。

  但是,由于中韩两国具有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治国理政模式,因此,中韩两国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当下如何做好既要应对疫情的扩散威胁,又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的正常生活不会因为政府的疫情防控举措而受到干扰,这势必考验着两国共同应对和治理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智慧。

  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韩两国命运紧密相连,两国相互支持,共同抗击此次疫情的威胁,正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佳阐释。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倡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建设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韩两国建立联合防控机制,努力控制病毒源头,积极加以防控遏制,对于有效遏制疫情进一步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处于关键决胜阶段,中韩双方积极合作,共同应对,继续加强疫情信息互通、政策沟通和医疗技术交流,维护两国和地区乃至世界卫生安全,必将成为推动新时代中韩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新契机,成为增进中韩人民友好感情的新纽带,我们期待中韩继续砥砺前行,早日战胜疫情!

  魏志江: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兼博士生导师

  林煜鸿: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助理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