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特别报道

中国开启面向世界的新时代

2019-10-02 10:04:00 【关闭】 【打印】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的历史观、政治观与国际观,对于凝聚全国人民共同意志、争取世界人民团结合作以及最终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秩序,有着重要的思想奠基与指引作用。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70年的历史观,是一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大历史观与复兴史观。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习近平认为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是一次“伟大事件”,改变的是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开辟的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由此,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历史就是伟大的民族复兴史,而这一历史进程为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所完全继承及扩展。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70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史。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造就了不为外部力量撼动及破坏的当代中国历史与国际地位。

    70年的政治观,是一种坚持人的本质与人民主体地位的民主政治观。在共和国的政治哲学中,“人民”具有尊崇乃至于神圣的地位,因为它不仅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体,也是宪法上所有公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更是一切权力实践与历史进步服务的唯一对象。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回顾和总结了中国革命、改革、建设与人民的关系,提出了人民主体论、人民美好生活论及人民万岁论。人民主体论体现了共和国政治的人民民主本质。人民主体论要求治国理政以人民为本,以人民民主权利为要,以实现人民利益和人民美好生活为指南。人民美好生活论则从治国理政的目的论层面阐述了党的领导与国家公权力的责任伦理,是人民主体论的逻辑展开。人民万岁论则出现于讲话的结尾处,表明人民是新中国70年以来的建设事业及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与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及神圣性源自人民自身的永恒性。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70年的国际观,是一种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人民和平发展紧密联系与良性互动的共同体秩序观。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与制度建构,正确回应了中华文明的“天下大同”定位、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主义”定位及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文明中“世界主义”合理因素的批判性吸收,是一种21世纪面向世界与未来的新秩序与新生活方式的积极探索与综合。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群众游行中的“致敬”方阵

     10月1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这是联欢活动现场

  总之,70年是中国自身文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验、人民政治自觉与世界秩序变迁高能互动与创造发展的伟大历史周期,所开启的正是中华民族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文明从来具有天下视野,中国发展从来善于学习互鉴,70年是这种视野与进步的典范证明。继往开来,面对21世纪波诡云谲的秩序重构,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从复兴史观、人民民主政治观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观的三个互为关联的关键维度给出了基本理解与指引,是新时代改革发展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思想依据。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法学院副教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驻站研究员,法学博士)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