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的企业发展之路,是完全可能的。”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席话,道出了他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坚定信心。
今年是刘永好履职全国两会的第33年。履职期间,他的提案、建议累计超过200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是他始终关注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图/赵 飘
从“0”到“56789”的跨越
“1993 年,我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并做了大会发言,题目就叫《私营企业有希望》。”据刘永好回忆,当年全国民营企业的总销售额不足 400 亿元,而今天,中国民营经济已具有“56789” 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民营企业成长在中国希望的田野上。开始是一片荒芜的田野,在夹缝中求生存。中国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发展的道路,何其艰难!”五年前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感慨。
如今,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民营经济依然亮点频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有42万多家,占比超92%;在出口强劲的“新三样”中,民营企业贡献超过一半;世界500强中,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8年的28家增加到34家。
让好政策得到好落实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刘永好深知,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2月17日,时隔近七年,中央再度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了全面部署。作为6名参会发言的民企代表之一,刘永好深刻感受到中央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和关心。“座谈会后,全国各地都迅速行动起来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细数国家出台的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包括一视同仁对待民企、优化资源市场配置、加强金融支持等方方面面,刘永好告诉记者,这些举措极大提振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今年两会,他和很多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和期盼:尽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通过法律让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办法落实到位,“让好的政策得到好的落实”。
用新质生产力武装传统产业
作为深耕农牧业的民营企业家,刘永好表示,利用好政策的同时,更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新质生产力来武装传统产业,使之焕发新生,“这是我们当前必须要做的。”
他以生猪养殖行业特有的猪周期现象为例,讲述了科技创新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方面的应用。
“猪价高时老百姓不满意,猪价低时农户和企业受损失。”刘永好解释道,猪周期现象不仅成因复杂,而且影响广泛,要准确预测其走势,必须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此,新希望集团积极参与猪周期预测大模型体系建设。“我们希望联合其他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综合市场行情、原料价格波动、经济周期变化以及天气等多种数据,在大模型辅助下做好猪周期预测,这不仅有助于指导农户的生产经营,对企业和行业发展也意义重大。”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站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上,刘永好表示,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企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切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都是激励民企迎难而上的动力。“作为一名老民营企业家,同时也是一名老政协委员,我有责任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引领和带动一批企业家行动起来,为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先富促后富、乡村振兴而发奋努力。”刘永好说。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