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后,多位港澳代表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振奋人心,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港澳代表特别关注到,这是自2017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连续第九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报告明确提出“提升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国家层面对大湾区战略定位的深化。
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高度重视,将为大湾区区域发展带来新机遇,为居民带来更多民生福祉,也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梁美芬: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
“我认为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兼具战略高度、发展深度和民生温度的重要文件。”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梁美芬步出会场时难掩激动地对记者说道。作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梁美芬格外关注报告中有关大湾区的内容。
在梁美芬看来,当前国家发展格局中,粤港澳大湾区肩负着将国家深度融入全球市场的重要使命。作为其中的“排头兵”,香港应该持续释放“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在共享普通法系制度经验、建立跨区域法治保障体系,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规则认证体系、推进大湾区统一市场建设以及“拆墙松绑”改革,突破跨境人才、资本、数据流动壁垒等多个方面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梁美芬说,“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决定了我们必须肩负起推动规则衔接、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政治责任。这既是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的必由之路”。
吴小丽:港澳坚定信心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我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作为澳门重要社团——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会长,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吴小丽十分关注政府报告中的民生保障内容。在她看来,从强调“政府过紧日子”,腾出资金重点投向“一老一小”领域,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加速完善,再到同步推进普惠托育服务扩容与生育支持政策优化,并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免费化改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务实稳健、目标明确,展现了国家在外部压力与内部挑战交织下实现平稳增长、稳中求进的治理智慧。
对于港澳部分,她高度认同报告提出的“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要求,指出港澳应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通过落实“爱国者治港治澳”原则、巩固宪制秩序,打造更高效的国际交往平台,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林顺潮:加速粤港澳医疗资源协同发展
“‘一小时生活圈’不是说说而已。”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立法会选委会界别议员、香港希玛眼科集团董事长林顺潮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了大湾区医疗资源协同发展话题。他认为,当前大湾区医疗优势互补,跨境医疗成为新趋势,尤其是大湾区构建“一小时生活圈”,更加便利了三地居民的跨境就医需求。同时林顺潮指出,大湾区协同发展,为香港临床研究扩容提供了机遇。为此,林顺潮建议在大湾区建立跨境病例数据共享机制,共建国际医学研究中心。
除了卫生事业,林顺潮也十分关注传统文化走出去,他特别提到《哪吒2》在香港热映的情况并建议以《哪吒》《悟空》等爆款IP为抓手,挖掘中华五千年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他建议,借鉴迪士尼模式打造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公园,以强化文化传播与产业协同效应。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