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召集人、香港立法会议员、民建联副主席、新社联会长陈勇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有五年,成果显著。他表示,最初有小部分人不能完全理解其意义所在,今年春节香港及内地双向流动人次均逾百万,“事实胜于各方分析”。
“大湾区‘一小生活圈’越来越便利,很多香港青年,只要愿意去湾区内地城市,无论在哪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强项,在事业上找到新的发展平台。”并且陈勇认为,这个过程还在加速。他表示,岭南地区生活环境比较一致,国家持续出台了诸多政策,鼓励香港青年到湾区发展。大家完全可以放弃顾虑,放心融入湾区建设。
数据显示,2023年约有5300万人次香港居民北上内地,超8万名港澳学生在广东中小学就读,超20万名港澳居民在粤工作发展。“这就很能说明问题,”陈勇说,同时,国家正在通过香港吸纳国际友人,今年两会中,他提出开放“一程多站”“一签多行”的建议,以便利更多外国人通过香港进入湾区发展事业。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专利能力位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成为全球最具前景的增长极之一。陈勇相信,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一流湾区指日可待。“这就需要大家更努力,提供更多的帮扶和条件,帮助香港青年、尤其是青年专业人士更加便利地融入湾区。”他说。
2022年6月起,合资格并通过考核的港澳律师可以在内地九市正式执业。截至2023年11月底,378名港澳律师实现了在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陈勇表示,未来希望会计师、中医、社工等其他专业界别人士,同样能有机会投身大湾区建设。陈勇期待香港青年“扎根香港、融入湾区、放眼世界”,他说:“香港是中央的掌上明珠。大家拼船出海共同发展,把大湾区连成一条璀璨的珍珠链。”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