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新春走基层

坝上乡村转型记

2023-01-30 10:24:00 【关闭】 【打印】

  新春时节,河北坝上天寒地冻,张家口德胜村却是一派热闹与红火之景:窗花对联装饰着居民的二层小楼,喜庆的大红灯笼随处可见,炸麻花、开口笑、蒸年糕……一道道传统小吃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过年难得几日清闲,可村民崔有宝的心里却总有事惦记,那些被收入地窖的小土豆,寄托着他新一年的希望。“2022年,我承包了6个微型薯大棚。等到春天,这些小土豆就会被卖到全国各地,预计纯收入能超过10万元。崔有宝说。 

  这种仅有西红柿大小的微型薯,是当地村民眼中的金豆豆2017年,德胜村将微型薯种植作为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建起280个育种大棚,还为村民们提供了专业育种技术。如今,德胜村微型薯种植农户已有180多户,2021年微型薯种植产值已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在村北,村民陆金旺指着一排排光伏板笑称,这些就是帮助他们致富的铁杆庄稼 

  陆金旺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为了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德胜村先后建起两座共50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年收益达60多万元,全部用于增加集体收入。光伏板下还尝试种植了中草药。村里给了我清洗光伏板的公益岗,不但能拿到工资,每年还能领光伏扶贫资金。陆金旺说,以前种大田,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现在村里种上了铁杆庄稼,生活更有保障。 

  绿色赋能、低碳发展已成为德胜村发展的标签。2022年,德胜村成为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基地。15栋智能化、零耗能的新能源建筑赛后永久留在德胜村,成为未来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符号。 

  一改昔日落后景象,如今的德胜村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新样板。漫步在村中,街巷干净整洁,白墙黛瓦的二层小洋楼林立,来往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幅生态宜居的迷人画卷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以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德胜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61岁的村民陈丽柱摇身一变成了老板。他把自家闲置小楼装修成了民宿,一个旅游季便能收入近3万元。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现在我们自己的土窝成了致富的金窝了。陈丽柱说,过去当地群众收入单一,家家靠种地,谁料现在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去年我们村集体收入超过220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微型薯、光伏、民宿旅游等特色产业已经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宝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说,下一步德胜村将继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持续为村民探索生活发展新路径,让人人有事干,四季有收入。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