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2022两会>外眼看两会

外媒点赞:中国两会增强稳增长信心

2022-03-09 13:29:00 【关闭】 【打印】

  春至惊蛰,万物勃发,中国进入两会时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世界经济复苏存在变数、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时刻,世界对中国充满期待,中国两会也由此成为海外媒体聚光灯下的重要焦点。 

  今年是俄通社塔斯社记者尼古拉斯第六次采访中国两会。尼古拉斯说:我们这次关注国际问题,经济方面我们还关注中国未来一年有什么新变化。 

  俄罗斯卫星网指出,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文章列举了中方发布的多项政策,包括多措并举稳定外贸,积极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 

  印度尼西亚安塔拉通讯社北京分社社长伊乐凡说:今年是我第二次来到中国两会,向印尼的受众报道和介绍两会对我来说特别重要。我知道中国的两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举办得很成功的会议,这是中国一项非常好的民主制度。关于两会,我有很多问题感兴趣,例如我关注印尼与中国的合作以及中国同其他亚洲国家的合作,还有印中两国在发展、投资等方面的话题,包括今年有望开通的雅万高铁等,都是印尼受众关注的信息。 

  巴基斯坦《每日时报》34日发表评论文章称,两会的召开不仅会对中国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对世界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援引一带一路论坛之友创始人穆罕默德·阿西夫·努尔的评价称,中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发展进步的窗口。文章认为,两会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明确国家总体愿景和使命具有重要意义,鼓舞了民族热情。两会召开的同时,也能看到,中国在疫情之下仍毫不松懈推进民生建设,这才是真实的中国面貌。文章称,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在演讲中表示巴基斯坦可以从中国的发展中学习经验。巴中经济走廊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典范。中国正在稳健前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世界应该从中国发展历史中汲取中国智慧,从而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发展。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认为,5.5%GDP增速目标凸显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雄心。文章指出,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发布的数据和政策是各方研判中国经济和政治的重要参考。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今年中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但中国积累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泰国《曼谷邮报》着重报道了中国经济发展与减排的关系。报道指出,中国在制定提振经济的政策时,也致力于减少污染和碳排放。中国表示将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并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 

  肯尼亚广播公司的一篇报道指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态势一直备受瞩目,因此中国两会无疑将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的经济政策也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路透社发布题为《中国将2022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5%左右》的文章,聚焦中国经济。文章指出,2021年中国GDP增长8.1%,超过此前设定的6%的目标,这得益于强劲出口的拉动。而今年,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着力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坚持稳中求进。中国财政部已经表示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 

  德国《商报》网站4日报道,两会将让人们了解中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今年的工作重心。报道称,中国领导人在过去几个月里已经多次强调,鉴于经济可能面临的压力,今年的工作重点将落在维持稳定方面。 

  法国外贸银行经济学家阿莉西亚·加西娅·埃雷罗则在一份分析中写道:两会可能释放出更强烈的稳定经济的信号,重点包括促进家庭消费、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4日报道,中国全国人大召开为期约一周的年度会议,政府热切期望通过此次会议增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报道援引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祖德·布兰切特的意见指出,中国目前的最大关切与重点将是经济。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关注中国经济的稳中求进。报道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压力,而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许多拉动经济的计划。一些地方政府近期加快了基础设施支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促进消费稳定增长。2021年中国GDP增速很快,中国还是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而这都是在世界仍与新冠病毒作斗争的背景下达成的。 

  美联社发文表示,中国政府正努力实现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中国政府对减税降费、确保粮食能源安全等诸多议题作出承诺,特别是推进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建设,此举减轻了公共企事业单位通过减少燃煤来抑制碳排放增长的压力。美媒认为,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关注经济、社会福利和其他国内问题。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