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2022北京冬奥会

3人托起541人 我们是环内志愿者的“物资保障”

2022-02-16 14:31:00 【关闭】 【打印】

  我叫杨洲,是一名来自北京林业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大三学生,在本届冬奥会中担任主媒体中心志愿者领域的闭环外志愿者。我们的日常工作是,为闭环内的541名志愿者提供日常的物资保障。小到一根笔、一瓶水,都是源自我们的供给。我们是事无巨细的运维“管家”,我们是闭环志愿者的“环外纽带”。

   

  统计运货清单(北京林业大学/供图) 

  两个多月以前,我成为了一名冬奥会主媒体中心环外志愿者。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环内志愿者需要同外界进行隔离,因此所有进入环内的物资都需要由环外进行核对、运输、消杀。如果出现突发情况,场馆需要时,环外志愿者也必须火线进环,立刻转变角色提供服务。

  我在场馆内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统计和管理闭环外物资入库出库、协助闭环内外物资的运输和交接,同时组织所有环外志愿者按时参与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等防疫管理,以及协助做好志愿者的激励活动。环内外物资交换是我日常工作中最频繁的一块内容。由于隔离需要,541名环内同学需要的保障物资都需要经过环外运输,但负责这项工作的环外志愿者,只有我和另一个小伙伴,还有一名业务经理3人。每天我们都会推着小推车经历这样好几段的旅程:从主媒体中心1楼的北门拿取物资,再运到环外7楼的物资仓库清点核对数量,最后再运往B1层的物资交换区。不算长的一段路,每天却要走上好多趟,这也让我的微信步数自上岗以来一直居高不下。但每当我感到疲累,想想环内的志愿者们喝的一瓶水、用的一支笔都是自己亲手送进去的,就觉得很有成就感,无愧于自己的初心。

   

  为志愿者发放徽章(北京林业大学/供图) 

  就志愿者领域而言,环内的志愿者有21人,大家各司其职,有所分工;而环外的志愿者只有2个人,这也使得我们既要负责物资的运输与交换,也要负责环外物资的统计与管理,还要为志愿者激励活动出谋划策。这是对统筹协调能力的挑战和考验,要想做到有条不紊,对待工作就必须兢兢业业,用勤于登记掌握好每一件物资的来路和去处,用制定计划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

   

  日常物资交换(北京林业大学/供图) 

  不同于环内的志愿者总有机会接受新闻记者的采访,甚至有机会去到比赛和开幕式的现场,环外的志愿者像是一朵朵“幕后的雪花”,默默地在没有聚光灯闪耀的地方绽放。看到身边的志愿者朋友们在环内多姿多彩的工作瞬间,有时我的心里也会泛起羡慕。但当我穿上我的志愿者服装、佩上我的志愿者徽章,当我拉起我运输物资的小推车、执起我统计物资的笔,那份无私奉献的热情又在我的心中翻涌不止了。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会和所有的志愿者朋友们一道,向冰雪世界展现中国微笑,讲好中国故事!

 

  《00后:我在冬奥现场》 / 中国网出品 

  出品人/ 王晓辉 

  总监制/ 杨新华 

  监制/ 蔡晓娟 

  总策划/ 魏婧 

  执行/ 刘佳 

  设计/ 满瑞 

  制作/ 马岳 

  后期/ 吴佳潼 

  鸣谢:北京林业大学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