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2022北京冬奥会

加油冰球少年!

2022-02-12 16:51:00 【关闭】 【打印】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我是北大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当时乒乓球的比赛场馆就在北京大学校园内,在学校里就能参与奥运会志愿服务,而且是被誉为“国球”的乒乓球服务,大家发自内心地骄傲和自豪。记得2007年冬天,乒乓球馆举行了奥运测试赛,所有志愿者都上岗了。我岗位在“前院”,负责引导观众进场观看比赛以及验票、检票等工作。冬天晚上在室外工作非常寒冷,我们穿着两件羽绒服,戴着厚厚的帽子和手套,仍冻得瑟瑟发抖,但内心无比火热。

  那时我未曾预料到,数年后的北京,还将会在夏奥会之后再次举办冬奥会,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而2022年的我,会用另一种方式为北京冬奥会服务——写作一部儿童小说《冰球少年》(已由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冰球速度快,赛况激烈,可看性强,能激发观众的激情,因此自1920年成为冬奥会比赛项目后,热度经久不衰,是最受关注的冬季运动项目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冰球曾取得短暂辉煌,之后长时间陷入低谷。但在北京冬奥会的大背景下,中国冰球重新焕发生机,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接触和学习冰球,成为中国冰球发展最坚实的后盾和最广泛的基础。

  十几年前,冰球在中国绝对是一项时髦而昂贵的“贵族运动”“小众运动”,学冰球的孩子凤毛麟角,各方面的保障也不健全,如果想有更多发展,必须要到国外学习才行。现在,随便走进北京一家拥有冰场的大型商场,几乎都能看到戴着头盔、穿着“盔甲”,像古代勇士一样在冰场上纵横驰骋的男女“冰娃”;更不用说一批技艺更高、专业性更强的“冰娃”已经加入各个冰球俱乐部,在专业场馆里征战杀伐。短短十几年间,冰球已经进入北京各所中小学校,走入孩子们的课堂,不少学校都组建了自己的冰球队。北京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和俱乐部冰球联赛每年都举办,比得硝烟四起,赛得如火如荼。

  《冰球少年》就讲述了北京一所叫京华小学(校名当然是虚构的)的冰球队的故事。在这支叫“雪豹”的冰球队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训练,一起打比赛,不仅球技日益提高,更懂得了团体协作、勇敢担当、永不言弃等做人的道理。这也正是我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体育不仅能让人提高体质,健康生活,更能磨炼意志,涵养品格,进而推广到整个国家和民族,能够展示新时代国民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我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刺激的冰球比赛场景,单纯的童心、求胜的欲望和火热的比赛互相碰撞,把冰球少年们昂扬充沛、向上向善的少年气呈现出来。

  在正式写作前,我进行了大量资料收集和采访工作,当时很关心一个问题:打冰球会占用孩子们大量时间,他们的学习会受影响吗?调研中发现,打冰球的孩子从小就有极强的自制力、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意识,能把各种碎片时间利用好,不但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学习和打球反而会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清华附小冰球队的何宇畅老师对我说,打冰球的孩子们就没有学习差的,他们坦然面对比赛的胜负,性格变得更加坚韧,团队意识更突出,也更有责任和担当。家长们也对我说,孩子打冰球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很少生病,精神面貌也更加积极向上。史家小学一个四年级的“冰娃”对我说,他们从不在冰球队中打架,教练一直对他们说,打冰球的孩子,场上是战士,场下是绅士,发生矛盾时大家会讲道理,就像教练给大家讲解战术一样。别看冰球是一项激烈的对抗运动,优雅和高贵是融化在骨子里的。

  在冰球发展史上,北京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城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北平)就有举办冰球比赛的记录,冬天的什刹海、八一湖等是冰球爱好者的天然冰场。除了北京外,另一个与冰球息息相关的城市是齐齐哈尔,这座东北小城被誉为“冰球之城”,大量优秀冰球运动员和教练都是在这里成长,走上赛场,为国争光。除了这两个城市,我还写到了冬奥赛区张家口。京华小学冰球队的孩子们去张家口打一场冰球邀请赛,结识了张家口一个山村冰球队,两个城市的孩子们,因为冰球,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和谐。

  小说里的小主人公安驭飞是京华小学冰球队的队员,他的家庭与张家口有着神奇的缘分,爸爸去张家口医院挂职,爷爷曾在张家口当兵,太爷爷早年曾去张家口逃荒,而这个家庭又与冰球和齐齐哈尔有着密切的联系……我用这个家庭四代人的故事,把三座城市连接在一起,也勾勒出一部中国冰球发展简史。之所以如此架构,除了冰球题材使然,也有着我的“私心”在,因为我的家族就与张家口血肉相连,我既是在写安驭飞的故事,也是在写自己的故事。

  2008年夏奥会的志愿服务非常严格,“前院”的志愿者是不能进入“后院”的比赛场馆的。但我记得非常清楚,在乒乓球女单和男单决赛的两个晚上,我们这些前院志愿者破例被允许进入乒乓球馆,亲眼见证了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下,三面鲜红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场景。那一刻,我们都哭了。当写作《冰球少年》最后一场至关重要的比赛时,我是哭着写完的,蓦然间想起了十四年前夏奥圣火映照下的那两个夜晚。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