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2021两会>代表委员声音

代表委员共话新期待新使命 
真抓实干,昂首迈向新征程

2021-03-11 14:03:00 【关闭】 【打印】

  311日,2021年全国两会将落下帷幕。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站在历史交汇点上,今年的全国两会举世瞩目。 

  代表委员们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大家在两会上聚焦十四五、共话新蓝图、汇聚正能量,收获满满,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干劲。新蓝图前景美好,新征程催人奋进。接下来,要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昂首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提质增效该怎么干?代表委员们表示,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促进增长潜力充分发挥。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建议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过去几年,正是由于宽带中国等战略的前瞻指引,中国数字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在不少领域和环节构筑起相对发展优势。随着新基建加速推进,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提速。马化腾说,面向未来,腾讯公司将在政务、医疗、教育、交通、农业等领域不断努力,当好行业的数字化助手,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能建北京设备公司磨机事业部金属结构车间铆工二班班长刘加军是一名来自生产一线的工人。他认为,随着中国进一步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求,助推高质量发展,也将在全球经济版图中成为更重要的角色。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扩大内需,不光要提高收入,还要有合意的好东西。只有生产出合意的东西,消费意愿变成了消费行为,内需才算真正形成。要做大做强内需,供给的灵活响应是关键。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企业应该通过全球供应链、创新链,积极参与并融入国际循环的合作和竞争中。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认为,中国制造已经形成出色的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进入十四五,中国制造业需要用智能化手段,实现提质增效,加快迈向中高端。未来,我们要充分发挥过去多年积累的全球化资源,更加坚定地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更高效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杨元庆说。 

  乡村振兴接续奋斗 

  过去一年,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接续奋斗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我们不仅要让乡亲们摘掉穷帽子,还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孔发龙说,下一步,江西省联社将带领全省农商银行,围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春艳说:大学毕业后我就一直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我将继续发挥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按照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把农技推广中心为农服务的工作干好,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副主委闵庆文认为,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集农业生物资源、农耕技术、乡村文化、田园景观等于一体的农业文化遗产,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我希望今后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尽心出力,使其在乡村振兴中起到更大作用。闵庆文说。 

  民生福祉切实增进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代表委员们表示,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都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注重解民忧、纾民困,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首席执行官姚劲波说,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企业将依托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扶持力度,激发第三产业潜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教育是国之大计,要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党委书记王长仁说,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学院将在旅游、水上运动、创意设计等优势专业上持续发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做好学科专业布局,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目前,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这很必要也很及时,我将进一步深入调研,尽力推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 

  办好民生实事,离不开真金白银投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表示,山东今年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在兜牢民生底线基础上,通过增加教育、文化、住房等公共服务供给,推动民生工程实现从的新跨越,让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更有质感、更多姿多彩。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许多代表委员表示,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拥有更多碧水蓝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吕亮功说:在继续推进节能减排的同时,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绿色转型,推动终端用能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中国石化集团将继续身体力行,把绿色洁净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积极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实施绿色企业行动计划,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大力推进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积极开发环境友好产品。 

  十四五期间,怎样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贺泓认为:细颗粒物和臭氧如何协同控制,是中国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域的硬骨头。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方案,需要探索出一条治理之路。首先是依靠科技支撑,实现精准治污;其次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与碳中和目标相一致的创新型技术标准体系;再者是加强法治建设,让污染治理的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这一生态保护措施力度非常大,体现了中国政府致力于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坚定决心。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市市长张家胜表示:“‘十四五时期,宜昌将全面落实《长江保护法》,抓好长江十年禁捕退捕工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代表委员们表示,两会结束后,要聚焦新目标,携手干起来!披荆斩棘,我们走过了千山万水;征途漫漫,我们必将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本报记者李龙伊、刘梦丹参与采写)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