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记者直击

文化融合拉近中非距离

2019-04-24 16:34:00 【关闭】 【打印】

  “让第一个非洲家庭都买得起、看得起、看得好数字电视,共享数字电视的美好”,是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四达时代集团(Startimes)追求的目标。

  2002年进入非洲市场以来,四达已在卢旺达、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南非等30多个国家开展数字电视运营,用户超过2200(1100万移动客户端用户),成为非洲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数字电视运营商。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四达时代通过数字电视,不仅让非洲人民了解中国文化,也让非洲与世界连通。 

    综艺节目本土化   

  Hello Mr.Right”是近期在非洲“火”起来的一档相亲节目,2018年此节目在赞比亚、乌干达、尼日利亚相继播出后,在当地引起轰动,成为当地社交媒体上热议的话题。这是一档由四达时代策划推出的节目,由中非双方团队共同制作完成,中方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非方团队参与节目设计。 

  赵成旭是这档节目中方制作团队的负责人,据她介绍,“Hello Mr.Right”采用录播的形式制作,每周六晚在当地播出,每集45分钟左右。这档节目每期有3位男嘉宾、8位女嘉宾参加。经过“第一印象”“才艺展示”“观众预测”等互动流程后,男嘉宾可以在为他“留灯”的女嘉宾中做出选择,双方即可牵手离开。相比中国类似的节目,“Hello Mr.Right”的综艺性更强,加上非洲嘉宾自身的表现力,节目中牵手成功的嘉宾很多,可看性非常强。 

  赞比亚小伙 Wellington Michelo就曾参加了一期节目。他在一家企业担任高管,因为工作的原因,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节目中,女嘉宾银行职员Fatuma对他一见钟情并一开始就为他“爆灯”,最终两人牵手成功,赢得了台下观众热烈的祝福掌声。 

  节目中的男女嘉宾都是通过“海选”的方式筛选出来的,他们走到台前,展示自己,寻找真爱。因为贴近普通非洲人最真实的情感生活,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欢迎。根据收视率调查结果,该节目最高的一期收视率为4.72%,位列同时段收视第一名。很多网友纷纷在节目的Facebook账号上留言,认为“Hello Mr.Right”节目为非洲本地的综艺节目注入了活力,也让他们对爱情有了更美好的期待。还有一些网友留言:“看到这些嘉宾获得幸福,我也想参加”。 

  参加完这档节目之后,赞比亚小伙子Wellington MicheloFatuma在现实生活中谈起了恋爱,最近,Wellington Michelo表示他已经求婚成功,接下来两人将步入婚姻的殿堂。 

  相亲类真人秀节目,近些年来在很多国家都比较受欢迎。但是在非洲,由于综艺类电视节目本身就较少,更没有类似的相亲节目。“Hello Mr.Right”将优秀的节目创意带入非洲,丰富当地的电视节目内容,也教给了本地制作公司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赞比亚利文斯顿市长Eugene Mapuwo对此表示赞赏。 

    人才培养带动当地技术进步   

  Happiness是坦桑尼亚的一名演员,她因参演一部剧一炮而红,成了坦桑尼亚小有名气的明星。“他们(观众)见到我都会大喊‘Nyamayao’,那是我在剧中的名字。”在剧中,Nyamayao的父亲强迫她嫁给一个男人。Happiness说,虽然这样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几十年前的非洲,但现在“女人只要受到一定的教育就够了,然后就要嫁人、生子,没有必要去工作”这样的想法,在非洲还是很普遍。 

  Happiness并不想这样过一辈子。她希望自己能成为“独立”的人,能依靠自己生活。“当你所有的东西都靠别人给予的时候,你就会像是生活在地狱中,但依靠自己就很快乐,哪怕赚的少一点,那也是你自己赚来的,你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活。” 2016年,Happiness遇到了改变自己的机会。 

  虽然非洲的很多国家使用英语或法语作为官方语言,但因为民众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多非洲人依然使用当地的语言,听不懂英语和法语。为了能让更多的非洲观众看得懂电视节目,2016年,四达时代在坦桑尼亚举行了斯瓦西里语配音大赛,Happiness从参赛的几千人中脱颖而出,还获得了到四达时代北京总部工作学习的机会。 

  北京的生活,为Happiness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窗户。“在我们国家,只有技术人员才能操作机器、剪辑片子,我没有机会去接触。来了四达之后,经过培训,我就可以独立在录音棚里自编自导自演。”Happiness很享受在北京的工作,她像一块海绵一样,大量汲取新鲜的知识。从配音到剪辑到主待,她都可以胜任。她说,站在演播室面向坦桑民众做节目的那种感觉很奇妙,她还会提前打电话给家人,让他们收看自己主持的节目。 

  2016年以来,四达时代陆续在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南非和莫桑比克等5个国家举办了23场次包括斯瓦希里语、豪萨语、葡萄牙语、祖鲁语等在内的“中国影视剧配音大赛”。每次都有众多的选手报名参赛,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的只有16岁,包含学生、公司职员、家庭主妇甚至到当地影视明星。目前,已有20多名像Happiness一样的配音演员通过配音大赛来到北京总部工作学习。在这里他们一边从事配音工作,一边学习录音、混音以及其他译制配音工作技能。配音大赛不但为当地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还推动了非洲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为当地培养了自己的广电人才。  

  美食拉近中非情感距离   

  中餐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传统文化之一。有一项调查表明,很多外国人来中国旅游,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品尝中国菜。在四达时代非洲公司里,也有这样一位非洲籍员工,她的理想就是“走遍中国大街小巷的餐馆,学习更多的中国菜,成为非洲的中国厨神”,她就是四达布隆迪公司的Kayitesi 

  今年34岁的Kayitesi来自卢旺达,是四个孩子的妈妈,她喜欢烹饪,之前曾在一家中餐馆做帮厨,因为勤恳好学,她跟着大厨学会不少中国菜的做法。2010年,她被“挖”到了四达布隆迪公司工作,负责公司员工的一日三餐。 

  Kayitesi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这份工作的收入,养活了我的四个孩子,我们家住进了大房子,添置了新的电器。这份工作给我带来了稳定的生活。”Kayitesi表示,她最开心的就是有中国同事教她做中国菜,她现在已经能做很多复杂的菜式,如麻辣香锅、饺子,普通的米粥、拍黄瓜、葱油饼等更是不在话下,连闻名世界的“老干妈”,她也运用娴熟。现在,连她的家里人也爱上吃中国菜, “我的孩子们最爱吃的是炒土豆丝”。 

  随着在非洲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中国味道”的需求也越来越大,Kayitesi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她表示,回到家乡后她开一家中餐馆,自己做主厨。当然,她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到中国,尝遍中国各地的美食。 

  古老的丝绸之路,也是美食之路,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中,最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当数饮食文化。借助丝绸之路,非洲的西瓜传到了中国,并在全国各地生根,成为最受欢迎的夏季水果之一。而胡椒、胡萝卜、洋葱、番茄等的传入,对中国的种植结构和饮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的茶叶、小麦随着商队也远销世界各地,影响了沿线国家的餐桌文化。 

  而今,不仅中餐馆开到了世界各地,在中国,也能吃到世界各国美食。通过美食,不同国家的人民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