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国家元首连续两年出席这一盛会,反映了中国最高决策层对这个全球唯一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的高度重视。
三个重要信息
第一,“守信的国家”。
去年首届进博会中,中国与有关国家达成98项合作事项,其中23项已办结,一年内的完成率高达25%。其他75%的事项或在积极推进,或在继续跟进。习近平主席讲“我们说出来的话都是要算数的。”这有效地回应了长期以来一些舆论对“说得多、做得少”的担心。
进博会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守信进博会,同样也会守信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发展、东北振兴、西部开发、长三角发展等战略。这与一些全球大国“口惠而实不至”“为竞选而乱承诺”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
上海洋山深水港
第二,“开放!开放!开放!”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用了三次“共建开放”来倡议未来经济,后面分别接的是“合作、创新、共享”,这再次重申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方案与探索。在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泛滥的当下,进博会“逆势上扬”像是一股清流,令深受重创的国际社会肌体重新焕发前行的动力,更让各国企业界坚定了“向东看”的信心与方向。也正是开放理念,让近年来中国市场虽遭遇美国特朗普政府的百般刁难与打压,仍能保持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的地位。2018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50亿美元,同比增长3%,创历史新高,其中美国对华投资更是连续第三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第三,“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的虹吸效应。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网络热语被习近平主席改编得恰到好处。中国市场的魅力谁都挡不住。受中国庞大市场的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优质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向中国。
第二届进博会的规模更大,展馆总面积扩大了20%,但是仍然“展位难求”;参展的企业、地区与国际组织更多,尤其是展出的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新服务均大大超过首届;配套活动也更丰富,越过300场活动将推进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展展区内的俄罗斯馆
一个个“投资用脚投票”的数据与事例,映衬了中国市场的魅力是任何势力都阻拦不了的。对于美国资本而言,中国市场的魅力更是胜过美国总统的权力。
2019年,特斯拉(Tesla)在美国之外的第一家超级工厂落户上海,计划投资500亿元。8月,在上海开业的美国超市开市客(Costco)连续多天出现顾客挤爆的火爆场面,该公司股价当日大涨5%。9月,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年度调查,97%受访美国企业在华盈利,为过去五年来的最高水平;87%的美国企业过去一年内在华经营收入上涨。
魅力源自哪里?
中国市场的魅力源于70年来中国飞速发展的财富累积。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中产阶层群体与最强的消费能力。据瑞士信贷发布的2019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已有1亿人属于全球最富裕的10%人口区间中,首次超过美国的9900万人。2019年一季度,中国居民存款余额高达78万亿元,同比增长13.1%,规模创几年新高,储蓄率是美国的5倍。
家底的累积增厚推动中国人消费能力的喷发。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万亿元,同比增长8.2%。可以肯定地估计,中国将在2019年度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连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也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试问哪国企业能不青睐中国市场呢?
中国市场的魅力还源于中国持续深化改革与全面扩大开放的政策。
拥有巨大财富累积的中国,没有吃独食,而是欢迎他国搭中国的便车。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年度化的召开,且国家元首连续出席,本身就代表着中国全面开放、与世界分享红利的决心与诚意。
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企业的乐土。不久前,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继去年从78位跃至46位后,今年再度提升,升至第31位,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
试问哪国企业会不看好中国市场的未来呢?
诚如习近平在前不久会见出席2019年“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外方嘉宾代表时的寄托,希望外界真正“读懂中国”,切实增进中外相互了解和认知。实际上,读懂中国市场的魅力,恰恰是读懂中国的必要环节。随着中国向“两个一百年”梦想的目标不断迈进,中国市场的魅力还会继续放大。相信第二届进博会的成功召开,会让中国在这项“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定的又一步。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教授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