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第二届进博会”)在中国上海召开,吸引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到会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和参观者达到50万。
博览会期间,秘鲁的吗咖、墨西哥的牛油果、智利的葡萄酒……琳琅满目的拉美特产出现在第二届进博会的展台上,受到了大量中国参观者的追捧和喜爱,并吸引了众多前来洽谈的采购商。
西语国家色彩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对拉美国家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在全球64个参加第二届进博会并搭建展台的国家中,拉美国家有15个,占比近四分之一
其中,秘鲁还是本届进博会15个主宾国之一。为了突出主宾国特色,秘鲁国家馆总体设计充分吸收了秘鲁传统建筑和纺织技艺的精华,其纵横交错的丝线绘制出色彩斑斓的上古神兽与几何图案。作为全世界羊驼养殖最多的国家,秘鲁还将巨大“羊驼”摆入展馆,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喜爱。
在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观者可以品尝到秘鲁原产的藜麦、印加果油等传统美食。秘鲁派出了大规模访华团,总共有30家秘鲁企业、70名企业家代表,主要覆盖食品、旅游等领域。秘鲁驻上海商务领事Juan Luis Kuyen表示,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秘鲁企业代表团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共收获了价值400万美元的订单。“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签订500万美元的贸易合同,将在未来12个月完成。随着中国为秘鲁藜麦、蔓越莓、鳄梨打开市场,相信会有更多的机会等待秘鲁企业”。
西班牙尼古拉斯克雷亚集团(Nicolás Correa)亚洲公司总经理Ignacio Alfayate在公司产品前
西班牙尼古拉斯克雷亚集团(Nicolás Correa)已经尝到进博会的“甜头”。作为一家力于中大型结构的镗铣加工中心的研发和制造的公司, 尼古拉斯克雷亚集团虽然已经进入中国市场30多年,但销量上始终未突破瓶颈。但自从去年参加首届进博会后,公司便接到了80多家中国采购商的订单。该集团亚洲公司总经理Ignacio Alfayate说,“去年公司平均每五个订单中就有一单是通过进博会这一平台取得的。今年预估至少会接到100个订单,因为在参展前几个月就已经有十几家慕名而来的中国公司对我们的产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很强的购买意愿”。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让Ignacio对进博会充满信心。他对记者说:“明年还会继续来参展”。
智利GARCES FRUIT上海分公司市场总监艺榕在展示公司的明星产品车厘子
智利作为南美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也派出了7家企业参加了本届进博会。这些企业分别从事樱桃、葡萄酒、三文鱼、乳制品等。GARCES FRUIT则是其中一家参展的水果企业,这也是该公司的第二次参展。其中国上海分公司市场总监艺榕表示,“参加进博会对公司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可以大大增加其在中国市场上知名度。”智利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拉美国家,GARCES FRUIT所产的明星产品车厘子、西梅、红提以及猕猴桃等早已进入中国市场,而进博会无疑会让水果销量更上一个新台阶。
在进博会现场,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咖啡、水果、牛肉和酒等产品也都吸引了大量观众和采购商寻觅的目光,展台前挤满了人。
拉美企业参展热情和拉美特产受追捧的背后,折射了中拉经贸关系发展良好的势头。目前,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拉美也成为仅次于亚洲的中国海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地。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与拉丁美洲进出口商品总值达到3074亿美元,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18.9%。
多样化的商机
进博会期间,哥斯达黎加客商Andrea Mena格外的忙碌。Andrea是哥斯达黎加Arjona Import & Export Company Ltda.进出口公司的中国代表。第二次参加进博会的Andrea 不仅向中国出口新鲜菠萝,她还要推介菠萝的加工品——一种由新鲜菠萝加工成的果泥。
哥斯达黎加Arjona Import & Export Company Ltda.进出口公司的中国代表Andrea Mena
与Andrea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其它几家哥斯达黎加公司。他们此次进博会上商推出的大都是水果、咖啡等的加工产品,如大蕉炸片(香蕉油炸后的食品)等。Andrea和同行们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我们已经开始向中国出口加工品,希望在进博会上能寻找到合适的商业伙伴”。
Andrea的努力是一个小小的缩影——泛美开发银行副行长亚历山大·达·罗萨说,中国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的消费群体,拉美地区得以有机会向中国出口加工程度更高的商品,比如加工食品和特色工业产品,这将是一个重要的转变。
在许多拉美工商界人士看来,进博会不仅意味着有可能增加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份额,更意味着中国消费升级给拉美企业带来的新机遇。“从此次进博会来看,拉美对华出口种类不断增加、出口产品品质和价格也不断提升,从油矿粮食等初级原材料向冷冻肉类、水果、花卉、烟酒、精加工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大大提高了出口金额。”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副所长孙岩峰说。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徐世澄认为,虽然中拉经济交往日益密切,但是双方的了解并不深入,进博会是一个可以加深双方了解的契机。拉美国家和企业可以从中了解到不断扩充的中国中等收入人群对高质量商品的多元需求,借助中国扩大进口的契机加快出口产品的转型升级。
随着中国跨境电商消费群体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拉美企业把出口商品搬上了互联网。此次参展的秘鲁INTERLOOM S.A.C公司正计划与中国互联网巨头京东、阿里巴巴合作,中国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买到到来自秘鲁的玛咖特色产品。
厄瓜多尔LatinAmerica Experiences旅行公司创始人Pablo Palacios
除了商品贸易,厄瓜多尔LatinAmerica Experiences旅行公司也注意到了对中国旅游服务出口的商机。该公司创始人Pablo Palacios说,他不仅寻求将厄瓜多尔的私人订制旅游推向中国,而且还已经将旅游和教育相结合,推出了教育游学服务。已经有几家中国的教育机构前来跟他洽谈进一步的合作。
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作为中国牛肉的三大供应国之一,乌拉圭的新鲜牛肉吸引了许多采购商的目光。开展仅半天,Pando牛肉公司赢得了30个大的订单。该公司在进博会上展出的这些肉质鲜嫩的牛肉是以海运方式运送到中国的,一箱牛肉从乌拉圭到中国港口约要45至60天。
公司出口经理Nicolas Melian说,“之前,牛肉在港口入境通关耗费的时间较长。现在由于中国采取了一些列贸易便利化的措施,大大缩减了入境时间,不到一周牛肉就能到达进口商手中”。2018年,中国将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减至48种,推进海关、边检、海事一次性联合检查。截至2018年12月底,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比上一年压缩56.4%和61.2%。
对于需要空运过来的货物,也比之前更加便捷。目前由中国航空企业运营、连接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直航航线已增至6条。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岳云霞表示,中拉之间推出更多直航航线,能够便利双方人员和货物的流通,对于扩大双方旅游合作、货物贸易和产能合作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中拉经贸合作的持续升级和稳健扩大。
中国营商环境改善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随着新一轮改革政策的落实,中国市场将向世界各国企业展现出更大魅力。在本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今后,中国将继续针对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加快改革步伐,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中国将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继续缩减负面清单,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信息报告等制度。”
面对中国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 Ignacio Alfayate表示,从减税降费到“放管服”改革,中国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新举措使西班牙受益匪浅,特别是外企实行的减免税政策,帮助公司扩大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尼古拉斯克雷亚集团在中国的亮眼表现,离不开中国的良好营商环境。未来公司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
在乌拉圭全国肉类协会会长Federico Stanham看来,“中国持续拥抱经济全球化并推进改革开放,还努力落实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特别是今年3月通过的《外商投资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中国同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的坚定立场,确保了国内外企业平等竞争。”《外商投资法》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