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已删除来自藏区

协同创新 硕果累累

2018-06-26 15:15:00 【关闭】 【打印】

  编者按:春华秋实六十载,西藏民族大学迎来了六十华诞。从西藏公学到西藏民族大学,从西藏干部的摇篮到新时代国际化标准的民族教育高等学府,西藏民族大学完成了自己的升华。六十年耕耘跋涉,一甲子灿烂辉煌,西藏民族大学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中国走向世界。

  从即日起,本网推出系列报道《春华秋实六十载锐意进取续新篇》,将西藏民族大学在六十年发展历程中取得的丰硕成就展现给海内外关心中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读者们。


首届藏秦 喜马拉雅论坛

  在西藏民族大学,一说起学校的各项学术研究和科研成果,就一定绕不过一个名词——“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本着“立足西藏、创新机制、协同合作、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协同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发展不断壮大、学术研究更是硕果累累,不仅成为了广受学校师生认可的学术研究平台,更成为了服务于国家、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中心和高校智库。

发展历程

  说起西藏民族大学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创办的缘由,还要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说起,“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该项目是针对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的又一项从国家层面实施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该项目,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西藏民族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精神,创办“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4月,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决定,西藏民族大学“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成为自治区级“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培育和建设项目。

  “在2013年刚刚设立的时候,中心的运作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只有九项课题。”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陈敦山介绍说,“学校感觉协同创新中心没能达到‘2011计划’创新项目的预期与要求,于是在2015年,协同创新中心再次进行了调整,成立了新的领导机构,由刘凯校长兼任协同创新中心的主任,同时成立了管理委员会。从2015年机构改革以来,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如今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是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依托单位,由西藏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协同组建的改革创新实体,下设西藏宗教与社会文化发展、西藏文化对外传播、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等三个研究平台。

  “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可以说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在服务国家与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决策方面发挥了我们应有的作用。”陈敦山说。


2011协同创新中心举办对外传播高端论坛会场

创新机制

  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之初经历了两年多的探索时期,作为一个改革创新项目、高校里的改革试验田,传统的体制机制已经不能适用,西藏民族大学意识到,必须有一种新的体制机制来推进它的发展。

  “自2015年实施机构改革以来,协同创新中心制定包括项目管理办法、经费管理办法、平台管理办法、外聘专家及平台负责人管理办法等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让协同创新中心的各项运作有章可循。”陈敦山介绍说,除此之外,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体制机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第一、搭建创新平台,打破传统研究模式。与传统的研究机构会把专家和研究人员固定在机构内的做法不同,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搭建了一个科研平台整合相关资源为中心发展服务,也就是说通过课题研究的需求吸引校内外专家,效率高、成本低、作用突出,这样全新的体制机制打破了传统模式中校内外合作的许多壁垒,实现了各类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而通过这样一个新型科研平台的建立,也引领、带动了校内其他研究机构共同发展。

  其次,紧抓科学研究、实施课题招标。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机制体制创新也体现在课题研究方面。

  “一个研究机构的发展,最根本还是要立足于课题研究。所以协同创新中心一直牢牢把握课题研究作为龙头不放松,”陈敦山特别提到了协同创新采用的“招标课题”新方法。

  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借鉴学习国家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运作模式,依据国家和西藏自治区的发展要求制定课题指南,向校内外以及西藏自治区内外发出招标课题。而后经过校内外专家组联合匿名评审,将各个研究机构的标书进行严格审查,选出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所需的研究课题。

  2018年4月,新的招标课题刚刚发布,这已经是中心开始实施公开招标课题以来的第四轮。据陈敦山介绍,过去的三年,招标课题共立项了50项左右,平均每年都有十几项。“此外我们课题研究还有校内委托课题以及接受西藏自治区相关厅局单位直接委托课题。”陈敦山说。

  再次,转变科研思路,服务面向需求。说到接受西藏自治区相关单位委托课题,陈敦山认为,课题越来越得到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的认可与高度评价,原因在于协同创新中心勇于转变科学研究的思路。

  “传统的科学研究成果应用性不强,很多项目结项后就束之高阁。针对这一现象。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创立之初就确立了‘立足西藏、创新机制、协同合作、服务社会’的科研宗旨,要求每个项目的最终成果必须能够服务于社会。”陈敦山说。目前,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针对现实急需,对接应用问题,校内外联动合作,深入实地调研的研究特色。

  最后,走出校门,开放合作。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机制体制的创新带来了开放包容、协同合作的新契机。目前,协同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等研究机构,高校以及企业开展跨校、跨单位合作,打破了以往独立承担研究课题的单一形式。


2016年2月28日,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洛桑 江村到中心调研


2016年9月20日 唐蕃古道沿线文物遗存考古调查与价值评估

成果丰硕

  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成果显著,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批比较有影响和有时效性的研究成果,为国家战略和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与中国西藏交界地区发生地震,西藏的震后恢复重建,地震对于西藏生态的影响等成为急需研究的课题。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迅速做出反应,在2015年招标课题中选取了“尼泊尔地震后樟木镇的生态文化重建研究”以及“4·25尼泊尔大地震背景下的中尼吉隆口岸建设与发展研究”两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为西藏震后重建发挥了智库作用。这两个课题上报相关成果要报、咨询报告和研究报告,分别得到中央主要领导和西藏自治区主要领导的批示。

  “连续三年来,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上报的成果要报达到了近50篇,上报的研究报告或咨询报告20篇左右。其中20多篇成果被西藏自治区相关厅局采纳,或者获得了自治区相关厅局的批示。目前有五篇成果分三批次,获得了中央主要领导的批示,有两篇研究报告或者咨询报告获得了西藏自治区主要领导的批示。”陈敦山介绍说。

  除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体制创新外,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还有一个重大任务就是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青年教师培养和硕士生培养两个方面。

  通过协同创新研究平台,西藏民族大学青年教师们有机会更多地参与到相关研究课题中来,同时利用平台丰厚的资源,如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等,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

  目前,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单列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从2016年至今,共有九名研究生在读。协同创新中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平台,同时大胆创新,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制度,也就是说一个研究生有校内和校外两位导师共同指导,让他们能够收获更多。

  新型智库建设是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另一个显著成果。2016年12月,光明日报社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和南京大学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联合发布中国智库索引,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被首批正式纳入其中。时隔一年,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2016-2017年度智库综合效能测评评分达到1139分,入围高校智库前50榜单,排名第31位。如今,西藏民族大学智库已经成为以促进西藏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己任,竭诚为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的高校智库。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