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旅游

烽火中铸就的友谊:一个俄罗斯军人世家的中国情缘

2025-08-25 15:43:00 【关闭】 【打印】

  历史不仅铭刻于档案与纪念碑,更鲜活于个体的记忆与家族的传承中。在莫斯科,一个俄罗斯军人世家的故事,跨越近一个世纪,连接两代人,生动诠释了中俄两国在战火中用血与生命铸就的共同历史。这既是尤里•扎维齐奥诺夫(Yuri Zavizionov)将军的家族史诗,也映照出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守望相助、将友谊薪火相传的历程。   

  战场的友谊源起 

  故事始于尤里的父亲——加夫里尔·扎维齐翁(Gavriil Zavizion)将军。1941年,卫国战争全面爆发,这位从萨拉托夫第二坦克学校(2nd Saratov Tank School)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年轻军官,随坦克部队奔赴前线。 

俄罗斯援华抗日老战士加夫里尔·扎维齐翁

  从斯摩棱斯克到莫斯科保卫战,扎维齐翁亲历了战争的残酷。他曾荣获红旗勋章,也曾身负重伤。伤愈后,他进入军事学院深造,意志愈发坚定。19449月,苏联第六近卫坦克集团军成立,扎维齐翁任总部作战部部长助理,参与了解放布达佩斯、维也纳和布拉格的战斗。而这支部队与中国最深的联结,始于1945年夏天的中国东北。 

  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对日宣战。第六近卫坦克集团军作为主力之一,执行“八月风暴”行动,穿越大兴安岭,向盘踞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突击。尤里·扎维齐奥诺夫向记者讲述了父亲的回忆:“父亲常说起在东北的经历,夏季酷暑,坦克舱内温度高达45摄氏度,突如其来的暴雨则瞬间将道路变成泥沼,让重型坦克寸步难行。” 

  正是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军民情谊在战火中萌生。“当地中国民众得知苏军是来驱逐日本侵略者后,便自发用最简陋的工具,帮助深陷泥泞的苏军坦克脱困,并拿出本就不多的食水与战士们分享。” 

  这份情谊是相互的。苏军亲眼目睹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感同身受,也将自己的军粮分给食不果腹的百姓,并提供医疗救助。在中苏军民的紧密协作下,日本关东军迅速瓦解,长春、沈阳、旅顺等城市相继解放。这段共同的战斗经历,为扎维齐翁家族的中国情缘奠定了基石。    

  父辈道路的“和平勋章” 

  父亲的戎马生涯与远东征程,深刻影响了尤里的一生。他追随父亲的脚步从军,在俄罗斯内务部队服役,最终也晋升为中将。他的人生既是对父辈信念的延续,也是对历史承诺的守护。 

  如今,作为第六近卫坦克集团军老战士委员会主席,尤里是历史记忆的守护者与中俄友谊的推动者。20155月,习近平主席赴莫斯科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期间,会见了包括尤里在内的18名俄罗斯老战士代表,向他们致以亲切问候,并颁发了纪念奖章。 

  “那是我一生中最激动的时刻之一,”尤里说,“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回顾了两国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友谊。我深切感受到,父辈的牺牲不仅被我们铭记,也被中国朋友所珍视。”如今,每次前往中国驻俄使馆参加活动,他都会郑重地佩戴这枚勋章。这枚勋章不仅是家族的荣光,更是两国友谊的无声见证。 

  未曾忘却的共同记忆 

  这段历史记忆,已深深扎根于俄罗斯的民间。 

  每年59日胜利日和俄罗斯坦克手日,尤里都会在莫斯科文化公园,与父亲的战友及后代们相聚。几张长桌拼在一起,摆着各家带来的食物、伏特加、部队军旗和老照片。这个由老兵后代自发组织的聚会,已延续了三十年。 

202559日,莫斯科市中心的文化公园,老兵后代共同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

  “我们很多人从小就认识,”尤里介绍,“大家职业各异,有将军,也有退休的电车司机、工厂职员,但我们有一个共同身份——战争英雄的后代。” 他们中许多人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亚历山大·奥金诺科夫(Alexander Odinokov)曾任阿穆尔州首席联邦督察,与一江之隔的中国黑龙江省及黑河市的合作,是他口中“最美好的回忆”。另一位伊莲娜·谢尔盖耶娃(Elena Sergeeva)的女儿正在深圳的北理工莫斯科大学任教。“中国成了我女儿的第二个家,”她说,“我希望能早日去看看。” 

202559日,莫斯科文化公园里的卫国战争老战士照片

  这些个人故事,如涓涓细流,汇入中俄友谊的江河。它们证明,父辈在东北战场结下的情谊,已通过血脉与文化交流,在新一代人身上结出和平的果实。聚会高潮时,尤里会为后代们颁发纪念勋章,并带领大家高唱军歌。质朴的旋律在林间回荡,包含着对先辈的缅怀、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段始于战火的友谊,在国家、家族和民间的共同记忆中代代相传,在时光的砥砺中历久弥新,为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持续注入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