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旅游

故宫院长王旭东:从敦煌和故宫,到中国未来的教育

2020-01-13 15:03:00 【关闭】 【打印】

  人文是永恒的,教育一定是从过去走向今天,然后面向未来。我们的教育能够从我们的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不久前,在2020未来教育论坛暨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演讲中如是说。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大变局下的未来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从敦煌到故宫,王旭东走过了28个春秋。他说能够为两个中国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服务,感到非常荣幸。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演讲

  敦煌和故宫:两种不同的景象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敦煌——这个在中国西北、被戈壁大漠包围着一个非常小的城市,能够产生如此伟大的艺术;为什么在北京会有一个600年历史的皇家建筑群——故宫。“当我从敦煌走向故宫,如同走过了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从汉唐走向了明清。”王旭东不无感慨地说。 

  他分享了自己的见解:提起敦煌,我们一定会想起阳关、玉门关。阳关和玉门关凝聚着中华民族向西进取的雄心,和向东回望的乡愁。当汉武大帝把敦煌作为一个郡设立之后,就在这里设立了阳关和玉门关。它的产生是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息息相关。正是因为丝绸之路,让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沿着西域、沿着河西走廊向中原传播。这是一个伟大的贸易之路、科技传播之路、文化之路,孕育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的结晶,今天我们把它当作文化遗产。如果没有这条路,莫高窟不可能诞生。 

  历史的演进确实如此,公元366年,在佛教不断向中原传播中,莫高窟诞生了。就在这1700米的崖面上保存了735个洞窟,其中492个洞窟有壁画和彩塑。莫高窟持续1000年的创建,见证了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中国化过程。 

  像所有站在戈壁沙漠,被眼前默默矗立的莫高窟震撼的人们一样,王旭东被跨越千年的文化击中。“如果没有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开放,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不可能成为我们今天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4万多平米的壁画上,我们不仅能看到佛教的主题、佛教的故事,同时还能够看到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也只有在敦煌可以比较完整地看到1000年的历史变迁。因为在这些壁画中间,用现实生活的元素去反映当时人们的探索,所以给我们留下了彼时不同地域文化的形态。” 

  到了故宫,完全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王旭东看来,敦煌是一个佛教艺术的世界,而故宫是中华文化的汇聚地。它是中国宫廷建筑的最典型的代表,而且保存的最为完整。在明清以前有很多宫廷建筑,但是现在看不到了,看到的都是遗址。但恰恰经过明清两朝,我们保留下这么伟大的建筑。紫禁城带给我们的是中华文化的汇聚、中国文明的汇聚,它不仅仅有宏大的古建筑群,还收藏了来自历代的文物,也看到了宫廷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个年代的人们对文化、对艺术的崇尚和追求,那样一种敬畏。” 

论坛现场

  敦煌和故宫:多种文化的结晶 

  如何看待这两处文化遗产的异同?“我从敦煌出来,我的视角可能有点独特。”王旭东说。实际上,敦煌的产生是来自民间的一种力量的推动,来自信仰的力量的推动,如果没有佛教这样一个宗教的信仰,是不可能产生这样一个持续1000年的伟大艺术。但是所有的创造都是民间自发产生的,因为同样的信仰大家在这个地方开窟,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从莫高窟第220窟就可以看到这个信仰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它开凿于公元7世纪,一直持续了283年,在283年的时候子孙又在这个洞窟里画画,来纪念先辈。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洞窟至少是可以持续300年。 

  “故宫,是另外一种景象。”王旭东说,它是国家意志的力量造就的伟大建筑,造就了一种民族文化的汇聚。如果没有国家的力量,我们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建筑群能够产生、能够保护、能够流传到今天。这个建筑群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其建筑形制包括布局都是中华文化高度的统一。如果没有国家的力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靠民间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从中,人们看到这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一个情怀,即家国情怀。家跟国是统一的。尽管敦煌是民间的力量为主,但它背后还是要有国家的相对稳定、相对繁荣来支撑。“故宫,如果没有民间力量的参与,也不可能产生,所以民间背后有国家,国家背后有民间,我觉得是这样一种共同力量的驱使。” 

  敦煌是多元文化的结晶。不同民族的人们因为信仰在这里开窟造墙,来自丝路沿线的文化的传播,体现在出土的5万多件文物中。由此,人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民族在敦煌这样一个规模比较小的城市,能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和谐相处。 

  到了故宫,很多人想到的是清朝的封闭、保守、懦弱,到民族的危亡。但是我们依然要全面地看故宫的形成和发展,看到它是多元文化的结晶。王旭东说,“在故宫,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来自中外的文化交流;来自我们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清朝对西方建筑的喜好等。例如延禧宫,人们是从《延禧攻略》中了解到的。很多人说它是烂尾楼,还有人说它是不是被火烧过,其实不然,它是一个钢结构的框架,还没有建成,清朝就灭亡了。但是它所传达的信息是,在这样一个封闭保守的朝代,依然向往着其他文明中优秀的东西。从这些文物能够看到不同元素的交流。 

  教育能够从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在敦煌待了28年,谦称小学还没有毕业的王旭东,没想到如今突然又来到紫禁城重新开始。“我现在刚刚从幼儿园向小学一年级进发。”在他的眼里,这两个世界文化遗产,犹如一个大课堂。每个人在大课堂、大学校里永远都不可能毕业。但是,每一个行业的人、每一个年龄段的人,尽管信仰不同、性别不同,都会从这些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因为我们走到今天,一定与过去宏大的历史背景有关。当我们面向未来的时候,必须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吸取营养、吸取智慧。当我们在跟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甚至不同的宗教相互交流的时候,要更多以一种包容、一种学习的心态,因为我们的古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当他们开放包容的时候,那个国家、那个时代就是最强盛的时代。当他们自负、封闭的时候,那个国家、那个民族一定是走向衰亡的时候。所以通过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呈现,我们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是相通的。” 

  正因如此,对未来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王旭东充满信心。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