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国际大巴扎是乌鲁木齐的网红打卡点,每个到乌鲁木齐旅游的人一定不会错过。大巴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解放南路510号,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荟萃了3000余家商铺,是集特色建筑、民俗风情、风味美食、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景区,有“新疆之窗”、“中亚之窗”的美誉。
新疆国际大巴扎
来自喀什的苏比努尔﹒艾力,2022年从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就在乌鲁木齐的新疆国际大巴扎工作。对于新疆近几年的变化,她感触颇深:“随着国内外人们对新疆了解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到新疆来看一看、玩一玩。在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工作的这两年,见到的国内外的游客越来越多,还可以见到安塞腰鼓呀、竹竿舞等多元文化的演出……我觉得可有意思了!”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以前我想邀请爸爸妈妈来乌鲁木齐转一转,但是碍于手里没钱总是有心无力。现在随着收入的增加,每年我都请我爸爸妈妈来这边玩!”官方数据显示,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7499.47亿元增至2024年的20534.08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按不变价核算,年均增速达到7%。
苏比努尔﹒艾力在店里整理货品
“最近几年我感觉我们的出行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回一趟老家1450公里的路程要几十个小时,还要换乘好几种交通工具才能到家,现在回家也就十个小时左右就能到家。在日常出行方面,以前就是只有单一的出租车,现在有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摩托车等,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出行!”
近些年,新疆围绕优化基础设施全面谋划铁路、公路、航空、电力、天然气、商贸物流、算力等“十张网”建设。交通网络“大动脉”更加畅通,铁路运营里程从2012年的4914公里增至2024年的9202公里,通达所有地州市、覆盖80%以上县级行政区;公路里程从2012年的16.59万公里增至2024年的23万公里,所有地州市和九成以上县(市、区)迈入“高速公路时代”;民航航线达595条,25条国际客运航线通达17个国家和地区。 “信息高速路”在新疆大地上铺展延伸,光缆线路长度达178.4万公里,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新疆的风电、太阳能电力用不完,还向东部地区供电,750千伏线路长度超过1.2万公里,外送电量连续五年突破千亿千瓦时,“点亮”全国22个省区市。
苏比努尔﹒艾力向游客介绍店里的货品
“最近几年,我感觉变化很大的还有我们身边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前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家里人只能赶着马车去很远的村子看病,现在自己村子上就可以看病了。” 苏比努尔﹒艾力眼里充满浓浓的安全感与踏实感。
截至2024年,新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超过1.9万家,卫生健康系统人员总数达到31.46万人,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7.85张、执业(助理)医师数3.19人、注册护士数4.12人。累计建设55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58个自治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建成54个自治区级专科联盟、74个远程医疗协作网,方便各族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占比达到86.05%,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大病不出疆,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以我们家的经济情况来说,我之前从没想过我能来乌鲁木齐上学,更没想到能逐渐在乌鲁木齐扎根下来。我真的特别感谢国家,是国家帮助我实现了我的求学梦。” 苏比努尔﹒艾力感激地说道。
201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对新疆投入1.1万亿元,仅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就累计投入479亿元,有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20.39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3.06亿元;南疆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新疆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也在持续优化,2024年新疆普通高校较2012年增加24所达到63所、,特别是南疆五地州实现本科教育全覆盖的历史性突破。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2024年在校生规模57.5万人,较2012年增长60.69%,为新疆未来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苏比努尔﹒艾力,一个来自喀什农村的小姑娘,在乌鲁木齐圆了求学梦、工作梦……她既是新疆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受益者,她的幸福快乐离不开新疆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好的生活是她幸福快乐的坚实依仗。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