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

汇合作之力 谋共享之福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五年答卷

2022-11-11 10:03:00 【关闭】 【打印】

  东海之滨,浦江奔涌,万商云集。 

  1110日,党的二十大后中国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展会——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圆满收官。 

  这是全球贸易发展史上的创举—— 

  作为世界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进博会2018年启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郑重宣示:这届进口博览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就是要欢迎各国朋友,把握新时代中国发展机遇,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实现共同繁荣进步。 

  这是中国搭台全球共襄的盛举—— 

  年年如约举办,年年超过一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云集,五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约2000个首发首展商品亮相,从跨国大公司到家族小企业,从亚洲腹地到非洲之角,一个个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进博故事,记录五年进博的累累硕果。 

  现在,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盛况——东方之约 世界回响 

  又是一年丹桂香,形似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敞开大门,拥抱八方来客。 

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场馆外,进博会吉祥物进宝准备迎接四方宾客(20181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今年我提前做了准备,就是为了不错过进博会。新西兰乳企纽仕兰研发总经理罗伊·范登克说,五届进博会,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新西兰牛奶摆上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也进入中国边远城镇。 

  世界经济寒潮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中,进博会带给四海宾朋的是春风般的暖意。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五年进博,一诺千金—— 

  五年级生,进博会上的这一徽章,被一些连续五年参展的展商佩戴在胸前,十分抢眼。 

  尽管国际局势变化和疫情肆虐,进博会众多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进博老友之一,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说,五年来尽管外部环境充满挑战,进博会从未爽约,展示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五年进博,五彩缤纷—— 

  2019年优化调整展区设置,2020年设公共卫生防疫专区,2021年设文物艺术品板块,2022年新设农作物种业和人工智能等专区。展区设置与时俱进,内容日益丰富多彩。 

  乘风破浪的种子,这是今年新设的农作物种业专区悬挂的一条标语。 

  这次首展了行业创新的植保方案、迪卡玉米新品种、矮秆玉米育种技术等,希望借进博会东风,更快地把先进品种引进中国。拜耳作物科学蔬菜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李一凡说,本届展位面积是首届展位的三倍多。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说,各国优质商品和服务通过进博会平台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将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高水平联通,成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 

  五年进博,答卷精彩—— 

  一展惠全球。从首届进博会的累计意向成交额578.3亿美元,到本届的735.2亿美元,五年来一场场签约、一笔笔订单,汇聚起共创未来的进博力量。 

  进博会给我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契机,实现无可限量的合作。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黄彬说,去年进博会上,企业与山东签约并于今年10月在青岛举行了工厂奠基和公司揭牌仪式。今年进博会上,双方深化合作,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等7个重磅合作项目将落户青岛。 

  一展集众智。五年虹桥论坛,通过几十场分论坛,全球政商学界人士紧扣开放、合作、共赢等关键词,激荡思想、凝聚共识。 

  5日进博会开展当天,国际组织代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等通过线上线下共聚一堂,参加《世界开放报告2022》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说,世界开放报告的加入,进一步增进了虹桥智慧 

  一展促交流。8日中午,在四叶草中央广场,清脆的唱腔、铿锵的鼓声,一出西游记故事的皮影戏上演,引来阵阵喝彩。像这样的文化公益演出在本届进博会期间举办70多场次。展示非遗文化、百年老字号品牌,设立城市会客厅……进博会上各种人文活动精彩纷呈。 

  五年来,扎根于高水平开放的沃土,进博会的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不断凸显。当初的一粒种子,如今长成一棵常青树,冠盖如云、生机盎然。 

  交融——开放合作 共享机遇 

  在美国企业德州仪器的展台上,最显眼的展品是一辆上汽制造的智己电动汽车。 

  为何把进博会上的黄金位置留给中国企业?原来,使用了德州仪器芯片的这辆汽车,前后车灯会用投影表达心情。中外企业携手,让电动汽车加速跑进居民日常生活。 

  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进博会上一系列融合全球智慧的展品,证明了开放合作、共享机遇是大势所趋,拉手是人心所向。 

  五年来,中国大市场磁力愈发强劲—— 

  我们是进博会最忠实的粉丝。通用电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向伟明说,通用电气已经连续五年参展进博会。呼应中国的双碳目标,今年展示了下一代航空发动机概念模型,是该项目在中国的首展。 

  在向伟明看来,中国市场是通用电气的全球第一大能源市场、第二大航空和医疗市场,至关重要。市场预计,未来20年中国需要70008000架飞机。通用电气将继续和中国商飞紧密合作,支持C919在中国的运营。 

  《世界开放报告2022》对此评价:连续五年如期举办进博会,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释放了中国全面扩大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积极信号,展现了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中国担当。 

  五年来,世界大合唱声音愈发响亮—— 

  埃塞俄比亚姑娘海尔是第五届进博会的专业观众,目前在上海从事埃中咖啡贸易。 

  今年8月,肯尼亚成为第一个向中国输出鲜食牛油果的非洲国家,我也希望把埃塞俄比亚的更多产品带来中国。海尔说,仅上海就有超过7000家咖啡厅,中国大市场的潜力让人激动。 

  既有企业参展,也有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乃至最不发达国家;既有聚焦美好生活的消费品、农产品,也有展现全球领先科技的高精尖医疗器械和技术装备…… 

  进博会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世界各国的大合唱。中国向世界张开双臂,用开放姿态引来世界共鸣。 

  五年来,合作大平台动能愈发澎湃—— 

  除了展示即将上市的创新药,还要展示自己的中国合作伙伴。本届进博会上,11家罗氏中国加速器成员企业首度集体亮相。这些成员企业从220多家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研究领域涉及蛋白降解、表观遗传学等多种生物学新机制。 

  作为一个创新孵化平台,罗氏全球首个自主建立并运营的加速器将在2023年春季投入使用。罗氏中国加速器负责人唐秋嵩说:我们愿助力本土创新企业将前沿理念转化为下一代药物或诊断技术。期待更多初创企业加入,让创新的种子在中国开花结果并走向世界。 

  从做生意求合作,五年来,进博会作为国际合作大平台的动能愈发澎湃。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认识到,来进博会不是做一锤子买卖,而是寻找长期合作伙伴的难得机遇。 

  同行——互利共赢 共创未来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步履不停、初心不改,五岁的进博会朝着越办越好的方向稳步迈进,吸引越来越多的展商赴东方之约。 

  这是一座多边合作之桥。 

  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顺应历史大势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各国应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虹桥论坛上,来自各国的专家学者围绕国际经济最新和最紧要问题坦诚交流。 

  有观察人士指出,进博会上的声音反映出中国市场的走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对推动世界各国开放合作具有很强参考价值。 

  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所说,解决当前世界发展难题,需要更多进博会这样的合作对话平台。 

  这是一座普惠共赢之桥。 

  来自菲律宾的咖啡公司,准备用进博会上的收入帮助遭遇火山爆发和受流行病困扰的农民改善生活; 

  来自阿富汗的小伙儿背负全村的希望,每卖出一张地毯,就能为一个阿富汗的普通家庭提供一年的生活费;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骆驼奶厂,乘共建一带一路东风而建,通过进博会进入中国市场,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打开销路; 

  …… 

  迎的是五洲客,计的是天下利。 

  五年来,进博会敞开怀抱,共创机遇、共享繁荣,这一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成为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写照。 

  这是一座通向光明未来之桥。 

  第五届进博会刚刚收官,第六届进博会的进程已开始加速。 

  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局长盛秋平介绍,不少参展商已经报名,仅116日当天,就有约60家企业和机构签约第六届进博会。 

  谈起为何早早预定第六届进博会,展商们不约而同说出一个关键词:信心。 

  贺利氏大中华区总裁艾周平说,五年来,贺利氏享受到中国的开放与进博会为企业带来的机遇,相信进博会将越办越好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说,在世界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和疫情影响的背景下,进博会让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大市场的热度。 

  行而不辍,方以致远。五年进博会向世界交出一份圆满答卷,面向未来,中国同各国携手,必将共同克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记者姜微、韩洁、熊争艳、何欣荣、伍岳、周蕊、严赋憬)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