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

第11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将于12月2-3日在澳门举办

2020-11-04 16:06:00 【关闭】 【打印】

  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和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共同主办的第11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将于12月2-3日在澳门举办。11月3日,论坛主办方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本届论坛的筹备进展等有关情况。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表示,第11届高峰论坛以“携手应对挑战,促进全球基础设施发展”为主题,重点聚焦当前国际基础设施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后疫情时代国际基建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国际业界如何通过加强合作共克时艰、促进全球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等热点话题。 

  房秋晨指出,我国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业务增速明显高于整体全球市场的增长率,是行业发展的主要引擎和动力。数据显示,目前“一带一路”国家占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近六成,今年1-9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额为83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31亿美元,分别约占同期行业数据的55.7%58.2%。与此同时,大项目签约依然踊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的上亿美元的项目在1-9月份共有301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个。 

  11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中,第六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也将同期、同地举办。商务部美洲大洋司副司长介绍,贸易方面,中国现在是拉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拉贸易已经连续三年增长。第三届进博会有14个拉美国家的131家企业报名参加了线下展会。投资方面,拉美是中国对外投资的第二大贸易地,今年以来,全球投资均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1%,远高于中国对全球投资的平均增幅。经贸机制方面,尽管疫情造成了人员往来不便,但中拉经贸机制保持良性互动。今年以来,中国-墨西哥高层工作组第八次会议、中国-乌拉圭经贸经贸混委会第20次会议先后以视频方式召开。 

  房秋晨指出,疫情对承包工程行业的影响是长期和深远的,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也在经受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对于我们国家来讲,国家在持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坚持内外双循环,而且不断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政策支持,从政府的角度采取了政策扶持的措施。” 

  “我们还是要坚定信心,后疫情时代各国还会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提供发展的契机。特别是后疫情时代的几个重点领域,交通、公共卫生、信息技术、新能源等热点领域也会为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提供新的市场机会。”房秋晨指出,行业转型升级包含向数字化、信息化的转型升级。过去的基础设施都是传统的基础设施,下一步要从传统的基础设施向新型基础设施转型,例如向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等领域进行转型。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