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

商务援藏助力西藏外向型发展

2019-06-21 14:13:00 【关闭】 【打印】

  中国西藏的边境贸易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那时吐蕃王就曾派人自印度带回粮食、菜籽及日用品。当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拥有21个边境口岸或边贸通道的西藏成为与南亚交流交往的重要通道。2018年,西藏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7.52亿元,边境贸易实现增长,其中边民互市贸易总值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8倍。 

  

   2014年,吉隆口岸第一次正式开放 

  杨国良,第七批、第八批援藏干部,现任西藏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援藏六年,他见证了西藏外贸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一名援藏干部,他和千千万万援藏干部一样,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老西藏精神的感召下,在各级领导的激励下,在长期建藏同志们的帮助下,与藏族同胞们一起,铸造着西藏新时代建设的丰碑,也不断充盈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摸清家底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个大局意识,不仅西藏和四省藏区要有,全党全国都要有。”按照总书记指示精神,商务部党组把援藏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支持西藏和四省藏区发展纳入全国商务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汇聚商务援藏工作合力,发挥商务领域产业政策优势,不断强化对西藏和四省藏区的支持,定期派送援藏干部。截止目前,商务部共选派了18人到西藏和四省藏区挂职,杨国良就是其中一员。 

   

  2016年,中尼双方第一次就对接“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话

  七年前,前辈们老西藏精神的感召下,怀着历练一下自己初衷,杨国良成为了全国第七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员。初到西藏,杨国良就感受到了来自西藏商务厅领导和同事们的热情;他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以同样的热情投入到开拓西藏外贸事业发展的工作中。 

  为尽快了解基本情况,杨国良先从基层调研着手。西藏全境有70多个县,他到过50多个,足迹遍布村村寨寨。每到一处他都要仔细询问当地基础设施情况、老百姓经营意识、产业和外贸发展水平、与邻国关系等情况。通过一年多的调研,杨国良总结出了西藏外贸发展环境的三个特点:发展基础薄弱,但发展潜力巨大开放总体滞后,但区位优势明显市场主体弱,但广大群众对开放发展的期望值很高。  

  针对这些特点,杨国良在商务厅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并逐级上报领导,得到了自治区和商务厅领导的肯定和支持。近年来,西藏商务厅不断解放思想、稳步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开拓新思路,从恢复边境贸易,提升一般贸易;促进外贸惠边、惠企、惠民政策措施落地;探索推动服务贸易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促进毗邻国家与西藏自治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对接等方面着手,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企业家大会上,西藏自治区带来了涉及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工业园合作等领域的五个项目。图为西藏参会代表合影留念

  全力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2013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加强了与商务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等国家部委的沟通与衔接,并积极建言、主动发声。2015328日,国家发布“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西藏自治区被赋予推进“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的重要使命20163月,西藏自治区发展咨询委员会在京召开“一带一路”与西藏加快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咨询会,会议重点审议了西藏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规划的初步设想。 

  “这场研讨会对西藏的下一步开放型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提起那次研讨会,杨国良至今记忆犹新。据介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西藏自治区以此为统领,务实推进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克服2016年“4·25”强震造成的不利影响,相关工作布局初步形成,经贸合作成果初步显现。 

   

   

  2017年8月,全国商务援藏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钟山到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外贸处(边贸局)实地慰问,杨国良向钟山部长汇报工作

  规划编制、基础研究相关顶层设计落地实施。研究制定并印发实施了《面向南亚开放通道建设规划》《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日屋—陈塘口岸和里孜口岸等专项发展规划,西藏自治区面向南亚“两带六线”开放布局得以明确,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的重点项目、重点内容得以确认,通过“政府+智库+金融机构”合作模式,先后推进了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文化出口基地、南亚国际信息港等重点项目的基础性研究。2014年,指导西藏边贸行业组织成立西藏自治区边境贸易商会,指导相关边境县成立区域性边贸商(协)会或互助组织,加强行业指导、贸易促进和对外交流,稳步完善外向型行业治理模式。 

  口岸建设、互联互通相关基础设施积极推进。20178月,吉隆口岸正式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公路口岸;科学恢复樟木口岸货运通道;里孜口岸已进入国家口岸办审批程序。吉隆、普兰口岸成功获批药材进口指定口岸。西藏自治区加强边境地区公路,铁路,航空,电力,通信等建设,对接毗邻国家,逐步打造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结合毗邻国家发展需要,加快推进陆路口岸界河桥和尼方一侧口岸公路,边检站等配套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援建项目。 

   

  拉萨国家级经济贸易开发区

  对外贸易、文旅合作相关重点工作实现突破。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积极创建国际旅游目的地,2018年拉萨市“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成功创建国家首批“文化出口基地”,稳步打造南亚文化交流中心,服务贸易成为新亮点。2017年全区服务贸易进出口实现1.28亿美元,其中旅游服务贸易额占全区贸易总额的92.19%2018年上半年,全区文化服务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0.5倍。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一批“两绒一毛”、高原特色农牧产品、民族手工业(藏毯)、特色骨质瓷等外贸基地稳步培育中。2018年成功创建吉隆、亚东、普兰边民互市贸易区。西藏自治区近年累计投资近1.36亿元人民币,建设31个边贸市场,覆盖5个对尼口岸和40条对周边国家边贸通道,为中外边境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园区建设、对外投资相关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指导和支持企业推进在尼泊尔投资建设“中尼友谊工业园”和“尼泊尔·中国西藏旅游文化产业园”等项目,提高西藏自治区国际产能合作规模和质量。大力推动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发展和转型升级,昌都市成功创建首个自治区经济开发区。五年来,西藏自治区新增对外投资共计2.84亿美元,覆盖尼泊尔,塔吉克斯坦,缅甸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涉及航空运输,矿产开发,商贸零售,纺织等行业;吸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直接投资共计700多万美元,主要来源为尼泊尔,涉及新能源、酒店餐饮等行业。 

   

  西藏发展外向型经济,重点培育了西藏莲华之宝等一批特色外贸企业

  展览展示,投资洽谈相关经贸平台成果显现。西藏自治区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展会规模、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在2018年举办的第四届藏博会上,来自尼泊尔,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五个国家的商家和南美世贸中心196外商应邀参展。积极组织企业赴外参展。借助中国西藏与尼泊尔经贸协调委员会等工作机制,加强与尼泊尔政策沟通、项目对接。积极参加2018年度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促进尼泊尔产品进口。 

  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西藏自治区带着5个项目参加了该论坛的企业家大会。5个项目分别涉及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工业园合作、矿产项目等,其中工业园和矿产合作项目属于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将对当地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此外,在此次论坛上,中尼友谊工业园项目进一步走深走实,进一步推动了西藏以面向南亚为主要方向,合作共建境外特色产业集聚区,提升尼泊尔工业水平和贸易能力,深化中尼传统友谊。    

  坚持新发展新理念 引领商务援藏再出发  

  “来西藏都适应吗?有些什么感触?”20178月全国商务援藏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期间,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钟山在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外贸处(边贸局)实地慰问时,关切地询问杨国良。那年,杨国良已在西藏商务厅工作了四年。“去年任期结束时考虑到商务援藏工作还有很多未尽事宜,难以放下,所以选择了延期留藏工作。”杨国良这样向钟山部长汇报。  

  援藏工作不仅需要“输血”,更须注重“造血”。作为一名商务援藏战线的老兵,杨国良对此感触颇深,“留思路、留政策、留人才、留产业”这是他认为最关键的。杨国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每次下乡调研,他都要与西藏商务系统的基层干部们谈心,谈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讲讲商务实践的意义,交流交流工作方法和经验之谈。 

  援藏六年,杨国良见证了雪域高原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经开区等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探索中尼跨境合作等发展成果,他因西藏稳步扩大开放的发展态势而倍感干劲十足;援藏六年,当国家颁布实施的发展战略、重大项目与商务援藏构想不谋而合,几代商务人的梦想终能得以实现时,他也不禁喜极而泣。  

  高原精神凝聚起全国商务系统援藏的智慧与力量,推动西藏加快全面实现小康步伐。西藏人民的获得感在民生项目“援资”中愈加凸显;西藏内外贸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援业”下有了长足进步;西藏开放型经济在经贸合作“援策”指引下攀上新台阶;干部人才“援智”为西藏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专业人才队伍。我们有理由相信,西藏的外向型发展,在一代代商务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