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的深山里,一根根丝线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史诗。苗族历史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系统,因而其斑斓的服饰一直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苗绣,这门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的古老技艺,用丰富色彩勾勒出苗族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生命的礼赞。流传于黔东南、黔西南、安顺、毕节等地苗族聚居村寨的贵州苗绣,因地域和风格差异,可细分为上百个支系。手艺人以精湛的技艺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风物镌刻在锦缎与服饰之上,一针一线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近年来,时尚界将目光投向少数民族文化,95后苗族姑娘张理月也致力于用新中式美学,让苗绣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她参与设计的苗绣外套被国内外藏家收藏,甚至让海外时尚人士感叹:“这是可以穿在身上的高定艺术。”
阿朵苗绣非遗馆中的苗绣外套系列单品
让图腾融入日常美学
张理月在贵州苗寨长大,苗绣是她童年记忆里绣着蝴蝶的衣襟,也是母亲梳妆匣里泛着光泽的丝线。外婆和母亲年轻时就开始从事精品苗绣的收藏和销售,她从小就跟随长辈和老师学习苗绣、剪纸和蜡染等传统技艺。
大学毕业后,张理月前往广州、深圳从事视觉设计陈列、服装搭配摄影等品牌营销工作。在经历了快时尚带来的潮流易逝的焦虑后,她开始审视传统民族服饰的发展和市场定位。当看到家乡绣娘老师的作品被巴黎的博物馆收藏展示时,张理月豁然开朗:苗绣不应只是静态的展品,或是少数民族的专属,而应成为一种经典的文化传承符号,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于是她在2023年毅然辞去工作,专注于把传统非遗变为现代年轻人衣橱里的亮点。
带着“民族服饰生活化”的理念,张理月回到家乡凯里,先在祖辈传承的阿朵苗绣非遗馆沉淀,继而打造个人品牌:叙艺XUYI。创业初期,现实困难远超想象。苗绣讲究慢工出细活,精细而繁复,而现代服装大都要求精准快省,既要美观更要实用,传统苗绣服饰的“厚重感”似乎与都市年轻人的生活节奏格格不入。每当顾客质疑“这些服装能穿出门吗”,张理月会先让他们感受真丝或香云纱等面料丝滑如脂的触感,再凭借经验为顾客穿搭,展现最佳上身效果。
在不断探索中,张理月明确了品牌定位。目前,叙艺XUYI用新中式美学打破传统与现代的边界—保留苗绣传统图腾和纹样等元素,但将重工刺绣融入细节,遵循实用性原则简化设计,通过现代时装剪裁设计,制成马甲、外套、披肩、围巾、帽子等日常穿搭单品,这些服饰特色十足却毫不张扬,让穿着者无论走在都市街头还是田野园林,都能自然流露东方气质。
苗寨集市中的张理月(右)和两位绣娘
有温度的东方高定
“苗绣最打动我的,就是它用针线描绘故事的能力。”张理月说,“苗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山川草木皆有魂魄,对我们而言,苗绣是祖先写给大地的情书。”因此她坚持用最传统的平绣、打籽绣技法,还原“蝴蝶妈妈”“迁徙路上的星斗”“农耕场景”等苗族图腾,并将它们呈现在每一件具有时代气息的新中式服饰上。一件衣襟上带着温度的纹样,是机器绣品给不了的灵魂。
本着“不做快消品”的原则,阿朵苗绣非遗馆里的一件衣服通常需要两个月至一年的绣制周期。有绣娘感慨,“现在年轻人可能三个月就扔一件衣服,但我们的衣裳能传三代。”渐渐地,不仅国内的年轻人被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也对这些制作精良的手绣珍品爱不释手。
“我们目前最有特色,也最受海外客人喜爱的单品,是苗绣图腾外套系列。”张理月介绍,“它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重工单品,服装版型简约利落,针脚细得能看出丝线光泽,勾勒出的苗族神话故事、农耕场景、花鸟鱼虫等景观遍布全身,让穿着者仿佛被大自然拥抱着。”一位来店里的法国顾客说:“这些图案像毕加索的画,神秘又充满生命力。苗绣不是奇装异服,倒像高定单品,穿去艺术展或咖啡馆都合适。”还有日本客人专门定制了一件手绣内搭,搭配现代裙装,称这是“看得见的民族DNA”。
传统非遗的现代化传承
近年来,苗绣通过国际时装周、艺术展览频频亮相,多位在苗绣行业深耕的非遗传承人将传统魅力与现代审美与技术相融合,推动非遗产业化升级。贵州苗绣非遗传承人潘玉珍的苗绣登上米兰时装周;民族服饰品牌古阿新在伦敦时装周把苗绣和街头潮流结合,甚至现场为外国友人改造服装;贵州苗绣非遗传承人、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龙禄颖联合贵州大学技术团队合作打造“苗绣数字化平台”,利用数据采集与数字化、数据分析与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非遗与科技相结合的苗绣推广系统工程,并与服装品牌真维斯、设计师黄刚共同创新,用3D打印技术和环保生物基纤维材料把苗绣蝴蝶纹样变成立体浮雕。
这些行业前辈的实践,给了年轻的张理月很多启发,她更加笃信:老手艺要活在当下,既得守住文化之魂,又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如今,除了重工刺绣的收藏级作品,张理月的非遗工坊也在尝试开发更轻巧的日常单品,比如把绣片镶嵌到钥匙扣和背包装饰物上,并制作礼品包装盒、茶席等日常小物,这样,苗绣就悄悄进入了都市人的“茶余饭后”。2025年,张理月又开始试验将图腾“种”到家居和配饰上,例如用苗绣元素设计灯光装置,让传承成为流动的展览。
“比起单纯卖产品,我更希望分享苗族人融入世界的方式。”张理月说。未来她计划通过短视频记录绣娘们指尖上的故事,分享苗岭山间人们的配色灵感、混搭巧思。目前,张理月的个人品牌致力于与更多绣娘共同研发刺绣新作,创造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但这只是开始,正如张理月所说,她是“新生的树苗,把根扎紧,枝叶向着阳光,慢慢长成参天大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