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街舞为媒:唤醒非遗基因的国际新表达

2025-05-06 10:00:00 【关闭】 【打印】

  当美国VIBE世界街舞大赛季军归属揭晓时,全场观众见证了中国街舞历史性突破—成都“舞蹈家”工作室HOMIES舞团的27名舞者以作品《蜀山剑气》斩获季军,这是该赛事创办30年来首支站上领奖台的中国团队,更是第一支将变脸、功夫、太极等元素系统性融入街舞编舞的队伍。

  这个平均年龄约25岁、最小成员仅11岁的表演团队,以神秘的东方仙侠叙事方式,技惊四座的传统非遗技艺变脸和精彩绝伦的街舞技巧,构建出跨越时空的东方江湖意象。

成都“舞蹈家”工作室HOMIES舞团以作品《蜀山剑气》斩获美国VIBE世界街舞大赛季军 

  街舞江湖里的非遗新生 

  身着中国传统服饰,戴着面具上场,街舞动作有力转换之间,队员们的脸谱也随之变化,不断交替的面部色彩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让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在国外视频网站上,VIBE大赛官方账号发布的《蜀山剑气》舞蹈完整版,有不少国外网友点赞。国外网友留言:“太酷了!我喜欢变脸,变脸很难,大家一起变更难。”还有网友赞叹:“舞蹈如此富有创意和活力,令人惊叹!”

  回忆起比赛的场景,作为《蜀山剑气》编舞之一的TT仍觉得历历在目:“VIBE世界街舞大赛是最顶级的街舞比赛,我们也没想到能够拿奖。这次能够把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带出国,并受到这么多的支持和关注,整个团队都感到很开心。” TT说,HOMIES是中国第一支在VIBE大赛中获奖的舞团,这座奖杯承载了许多人的期待。

  在《蜀山剑气》总导演、“舞蹈家”工作室主理人方正华看来,作品结束时台下观众长达一分钟的欢呼声给他带来的“人生财富”,更是远远盖过了排名本身。“很多国外观众其实并不完全懂我们埋的那些文化‘彩蛋’,但依然看得很嗨,反响特别热烈。”方正华说,不仅作品中令人兴奋的“炸点”,能够让观众欢呼起来,甚至一些作者未曾预料的段落,也能让现场观众激动兴奋。也正是观众们热情的反馈,让他感受到,中国文化不需要“降维”讲解,身体语言足以跨越文化隔阂。

  据方正华介绍,获奖作品的灵感其实源于他的个人回忆:不论是从小喜爱的经典游戏《仙剑奇侠传》中的四川“蜀山派”,还是金庸小说《笑傲江湖》里的“剑宗”与“气宗”,抑或是他在春晚担任街舞总编导期间对传统武术的深刻体会……这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经历,被浓缩进舞蹈叙事里,凝聚成这一部街舞版的“江湖故事”。

  “非遗最早也不是非遗,它们只是普通人的智慧,是大家自娱自乐、玩出来的东西。”方正华认为,他们的创作正是“热爱的土壤上玩出新的东西”。他相信,只要年轻人还能自得其乐,新的非遗就会不断诞生—它可能藏在游戏里,藏在动画里,藏在街头广场的即兴Battle(街舞对抗)里。

  也正如方正华所愿,HOMIES这种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创新实践正形成规模化趋势。据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统计,非遗与街舞的融合已在专业团队中形成创作范式:广东Storm舞团将醒狮鼓点融入Breaking节奏编排,陕西X-crew用Popping肌肉震颤演绎华阴老腔的声腔共振。数据显示,国内众多街舞赛事中,融合非遗元素的作品数量正在飞速增长。

HOMIES舞团将变脸、功夫、太极等元素系统性融入街舞编舞 

  传统与潮流的深度对话 

  舞台上,HOMIES舞团连续演绎了6次变脸,动作行云流水,将传承数百年的古老川剧技艺演绎得淋漓尽致。

  走进创作团队的工作室里,变脸面具与嘻哈棒球帽共处一格,太极拳谱与街舞教程并置案头。这种看似违和的视觉组合,恰恰印证了HOMIES舞团从创作到表演历时一年的求索轨迹:既要打破“非遗+街舞=元素堆砌”的庸俗化倾向,又要攻克技术层面的融合壁垒。

  说起为何在舞蹈中融入川剧变脸元素,编舞师小明表示:“作为四川人,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变脸,非常有特色。”TT补充道,“变脸和街舞的融合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们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去摸索和编排。”

  在团队成员们看来,这些文化元素像拼图一样,最难拼合的一块,就是变脸。变脸是中国传统舞台上的绝技,而街舞,是全球舞台上的“流行语”。把这两种毫无关联的表演语言结合在一起,并不是加法,而是乘法。

  方正华介绍说,变脸表演有随时调整表演节奏的技法,而街舞则依赖精确的音乐节奏点。为此,方正华专门前去拜访了川剧表演艺术家余丹,回来便开始带领大家共同练习变脸。小明至今记得最初的困顿:“变脸需要头部快速摆动,但街舞讲究全身协调发力,动作频率差异导致表情管理系统频频‘死机’”。最崩溃的时候,七八个人一起出错,每一次群体变脸,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只要错过一个节拍,整个舞蹈的节奏感就会崩塌。

  小明说,最终团队想出的解决方案来自对川剧精髓的解构重构—他们将传统“三变”技法拆解成16个基本动作单元,通过数据捕捉技术将变脸节奏与街舞节拍精准对应,最终实现了两种艺术形态的融为一体。

  但哪怕如此,在半年的排练中,失误也从未间断。“但我们还是选择去冒险,只因为这个故事值得被完整讲完。”方正华说,“年轻人站在国际舞台,不为求名次求稳,而是要敢于表达。”

  那些迅疾的变脸,不只是炫技,更是身份切换、历史回溯与文化隐喻;那些武术动作,不是点缀,而是人物情绪和中国哲思的外化。方正华说,他希望借由这个故事,尝试着诠释中国文化中“大道无门”的哲理。未来,方正华还想把《蜀山剑气》排成舞台剧,故事里的中国哲思,还远远没有讲完。

  “4分17秒太短了,我们想讲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方正华说。

  文化基因的全球表达

  当HOMIES舞团成员在美国加州高举五星红旗时,法国Juste Debout 2025世界总决赛上,中国“10后”街舞选手符隽熙与宋皓铭,以“功夫街舞”闯入其Hip-Hop项目四强,创造了中国选手的历史最佳成绩,不仅震撼全场,更引爆网络,展现了受到传统文化滋养的大国少年的时代风范。

  HOMIES舞团的《蜀山剑气》和符隽熙、宋皓铭的“功夫街舞”的成功绝非偶然。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很多艺术形式是国外兴起的,如说唱表演、街舞等,但只要人民群众喜欢,我们就要用,并赋予其健康向上的内容。”街舞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时,便与其原生文化差异明显,近年来中国街舞更是从街头走向舞台,从小众走向大众,舞者们也不再片面地追求形式完美、技巧高超,而是走向身心完型,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化表达。街舞艺术从中国功夫、地方戏曲、民族民间舞中汲取传统文化精粹,从时代生活中提炼审美旨趣,在思想表达上彰显主流价值,体现出越来越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由此带来强有力的发展势能。中国式“新街舞”以不断增强的文化主体意识,向着自主表达热切求索,让街舞这一引起各国青年共鸣的艺术样式,散发着中华文化的夺目光彩。

  这光彩背后,正是中国国力持续攀升、文化自信日益彰显、数字技术迭代升级所引发的新大众文艺热潮。当前,全球文化传播已进入“代际传承2.0”时代:当出海网文用奇幻故事构建新的文学生态,当李子柒以短视频焕发田园生活和传统非遗的新活力,当《黑神话:悟空》以中式美学给全球玩家以独特体验,当《哪吒之魔童闹海》不断刷新着影史纪录……一个全民参与的文化创新图景,也在世界文化版图中徐徐铺开,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时代活力和文化气象。

    在这股浪潮中,中国青年正以街舞为媒介,构建着“传统不老,潮流不躁”的文化传播新范式。从《蜀山剑气》的惊艳亮相到更多创新作品的蓄势待发,世界正在见证:当非遗基因注入青春血液,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将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惊艳绽放。

HOMIES舞团在美国VIBE世界街舞大赛上演绎了6次变脸,获得台下观众热烈的欢呼声

  
分享到: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