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端好饭碗有“粮”策

2022-07-12 12:08:00 【关闭】 【打印】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纵观全球,粮食危机愈演愈烈。日前,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出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多达17亿人正处于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破坏之下,导致贫困和饥饿问题的恶化。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不仅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而且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安徽省宿松县的农垦华阳河农场农服烘干中心,粮食输送机在传送烘干的稻谷

  粮食危机形势严峻

  “这次粮食危机主要是因为俄乌冲突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叠加所致。”中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农大”)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院长唐丽霞表示。她解释道,“很多国家依靠进口解决粮食问题,国际贸易畅通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条件。目前国际粮食出口国比较单一,俄罗斯、乌克兰生产的小麦和玉米是很多非洲国家,尤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谷物供给的主要来源。两国间发生冲突,引发国际粮食市场动荡。” 

  俄乌冲突进一步影响了原本就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而脆弱不堪的物流业,使之安全风险和成本迅速飚升。雪上加霜的是,非洲等一些农业生产地区也频繁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 

  在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唐丽霞指出,过去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很大程度上是由自然灾害引起的,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新的农业生产季节的到来,能够判断出结束时间。同时,自然灾害一般为区域性的,其他地域的粮食供应可以通过国际物流体系、农产品市场交易体系快速做出反应。国际上也可以迅速通过粮食援助的方式解决危机。“但是,本次粮食危机因个中原因,其结束时间难以预测。” 

唐丽霞(中)与当地农户合影

  坚守耕地红线

  国际形势如此,中国的粮食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引发各界关注。唐丽霞说,目前国内总体在粮食供应上,数量及价格都比较平稳。现在正值夏粮收割季,各地在严格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下,为夏粮收割提供特殊通行通道、特殊许可等便利,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夏粮生产,确保颗粒归仓。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消息,2022年小麦单产明显好于上年,质量为近年来最好,丰收大局已定。预计夏粮旺季收购量1300亿斤左右,保持在较高水平。 

  事实上,到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 

  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重视农业的生产与发展,采取了很多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1996年及2019年发布的两个粮食白皮书明确表示,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确立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守牢“两条底线”,其中之一就是粮食安全。唐丽霞介绍:“即便是在过去整体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我们也有最基本的粮食保障,依靠进口的粮食种类十分有限。最近几年,由于中国社会饮食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进口粮食数量有所上升,但无论经济结构怎样,经济地位如何,粮食安全一直是中国的优先议题。” 

  “十三五”时期,国家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唐丽霞说,“藏粮于地”,确保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过去只体现在数量上,而后逐步向强调质量转变,提出建设12亿亩的高标准农田;而近几年提出种子革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举措,则是对“藏粮于技”要求的有力实践。 

  农大是农林类院校的翘楚,在中国农业生产科技的研发和供应上非常全面,中国农业领域的发展由此可见一斑。据唐丽霞介绍,农大几年前就提出新农科建设,把智慧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攻克方向。比如与华为等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研究智慧农业系统,搭建追溯体系、水肥控制体系、产业循环系统等;在高标准农田设施方面,水利工程学院有很多成果运用到多地;工学院在农业机械方面进行攻关,在农业领域的机器人研发,现代农机装备等方面都有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粮食安全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仍然是防止耕地的非粮化。与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种植粮食作物利润较低,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增收需求与耕地非粮化之间的矛盾。”唐丽霞接着说,“此外,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好国内生产和国际进口间的关系、平衡好农业发展与二、三产业发展间的关系,也是一大难点。” 

  对外援助,尽显大国担当

  在保障本国粮食安全之外,中国通过与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合作及双边渠道,为多个受粮食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提供援助。实际上,中国一直把农业作为对外援助的重要领域,非洲是其中一个重要典型。 

  非洲很多国家将玉米作为主要口粮。农大自2011年开始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佩雅佩雅村开展名为“小技术 大丰收”的项目,以教授当地农民采用密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 

  “刚开始村民对新技术都很抵触,不敢用唯一的收入来源冒险。”唐丽霞回忆说。“于是,项目方及地方政府动员了村里一位农业技术推广员带头试种,为此特意为他提供一块单独用地,以免影响自家传统的农业生产。”试验结果出奇地好,许多村民积极踊跃地投身于这场增加产量和收益的农业创新项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截至2021年11月中旬,全省已有1000家农户参与进来,种植面积近1万亩,产量提高3倍以上。该项目因成绩突出,曾多次入选联合国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集。 

  如今,佩雅佩雅村里很多农户的土房变成了砖房,俨然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村里一位小卖部主人说:“过去老百姓没有钱,小卖部一两个月才到城里进一次货,现在一个月要进两三次货才供得上大家的消费。” 

  成功的果实来之不易。唐丽霞说,每年项目团队都会多次飞往非洲指导。“种植季节要确保他们按照技术规程种下种子,收获季节要去查看收成。团队成员基本上一去就是一个月,有的甚至要待上两三个月。” 

  在坦桑尼亚,很多地方的道路没有硬化,汽车平均时速只有二三十公里。十个村子分布在不同县区,常常是一天只能赶到一个村。“这就是我们的日常。”唐丽霞笑着说。 

  当地居民对中国的真诚帮助十分感激。“他们称呼我们‘rafiki(斯瓦希里语,意为朋友),并经常好奇地询问关于中国的事情。中非友谊在一次次的交流下愈加深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唐丽霞两年多无法亲自到坦桑尼亚,但是村民与团队的联系却从未停止。“他们经常在微信群里发来玉米长势的照片,看得出已经牢牢掌握了技术。”这让她十分欣慰。“从2022年起,我们的项目又增加了一项新内容玉米和大豆套种。当地百姓很少能吃到足够的肉类,蛋白质摄入不足。我们教他们种植大豆、制作豆制品,通过一些简单的技术引进,助其改善营养结构。农户也会因此增加更多收入。” 

  达则兼济天下。中国一直秉持大国担当,向世界提供中国经验,农业领域亦是如此。以水稻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开始对外输出杂交水稻技术,如今,已在亚洲、非洲、美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40年间,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还先后赴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为水稻研究人员提供建议和咨询,并通过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 

  2021年9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把粮食安全作为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长久以来,中国累计向粮农组织南南合作基金捐款1.3亿美元,向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派遣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资金援助最多、派出专家最多、开展项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中国一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的重要战略伙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中国一贯的贡献深表赞赏,并将继续加强伙伴关系。联合国粮食峰会特使卡里巴塔赞叹:“中国很好地管理好了自己的粮食库存,不仅保障了中国人民的粮食供给,也为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