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青春力量传承“非遗”

2021-04-07 10:44:00 【关闭】 【打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在创新中动态向前推进。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着过去,更属于现代与未来。它来源于生活,是城市重要的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习惯,是城市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力量与源泉。


竹编书画作品《苦乐清凉》

  2020年,由共青团成都市委联合市级相关部门发起了“成都国际青少年非遗作品邀请赛”,面向全国及成都国际友城的青少年征集“具有地方特色的、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作品和传统手工艺作品”。比赛给青少年学习交流非遗搭建了平台,引导更多青少年做天府文化的传播者和非遗技艺的传承者。 

  蜀绣、蜀锦、瓷胎、竹编、皮影、面塑、川剧变脸、曲艺、快板、漆器、剪纸、书法、古琴……众多具有成都特色的本土优秀作品让评委们赞叹不已。 

  竹编的新生

  年轻人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注入新鲜的血液,“道明竹编”便是最有力的例证。 

  2000多年前的蜀人就已经开始把竹制成筐、篮等器具,让竹真正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慢慢形成以立体竹编、瓷胎竹编为特色的“道明竹编”。“道明竹编”在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90后”成都姑娘杨隆梅,出生于崇州道明镇竹编世家。她说:“伴随着对竹编艺术的深入学习,令我肃然起敬的是,本来平淡无奇的竹编却能在现代设计师的手中,幻化出活力与光彩。竹与光、色、建筑的组合,带给人意外的惊喜。” 

  2008年,杨隆梅的爷爷去世,父母擅长手工却不擅于经营,家中产业离了“顶梁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2011 年,大学毕业的杨隆梅回到家乡,“半心半意”地帮父母打理家中的竹编事业,直到 2013 年,一场大火突然在杨隆梅家的工厂里烧了起来,从材料、半成品到编好的成品几乎全被烧光。这场意外的灾祸激发出年轻人的热情和责任感,杨隆梅主动将传承竹编技艺的担子从父辈那里接了过来。“我不想看着这份祖祖辈辈守护的心血付诸东流。” 

  依托家中经营了40多年的竹编厂,杨隆梅于2014 年成立道明竹编巧妹子竹编合作社,探索出“公司+基地 +农户”的产业模式。在她的带动下,合作社原有的10人竹编技师队伍扩展到 50余人,年轻技师占比在50%左右,最小仅24岁,同时带动周边300 多户农户加入合作社。 

  2016 年,杨隆梅与因竹而结缘的一群年轻人共同创建“蜀缘竹艺”推广平台。“我们是以一种重建者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的面前,打破非遗的界定,开始了非遗活态化创新,独特不受限制的创作思维模式吸引了全球的眼光。”最广为人知的是,奢侈品牌爱马仕、罗意威也主动向杨隆梅团队抛来橄榄枝,使得这项堪称一绝但又几乎消失的竹编技艺,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年轻人用创意和智慧唤醒了山林的力量。以“道明竹编”的IP品牌为中心,杨隆梅团队打造了包括文化非遗技艺、城市文创、大众生活、跨界共创在内的四大主体产业,完善产业链条,发扬了“非遗活态化”价值。2019年,企业销售收入达827万元。2020 年,虽受疫情影响,也已实现销售收入645万元,直接和间接带动了当地1300多人就业,带动残疾以及困难人员23户,帮助群众年增收入 15000 元。 

  种子在萌芽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四川省一级民间剪纸艺术家、成都市皮影戏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叶牧天对青年们的作品赞不绝口,尤其是两个九岁孩子的陶艺作品空心泥塑《太极张三丰》,“圆圆满满的形体,欢悦忘情地歌唱,虽是传统题材,但非常有感染力,让人观之忍俊不禁,希望外国朋友可以通过这件作品了解成都人的幽默乐观风趣,进而喜欢上成都”。 

  另一件叶天牧赞叹不已的是敖平风筝《凤凰》。风筝源于春秋时期,到南北朝时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彭州敖平镇的风筝节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来享有四川“风筝之乡”的盛名。叶牧天说:“扎制风筝大有名堂,得懂空气的气动原理,还得有传统手艺,让一只软翅凤凰翱翔天空,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我们的小作者肯定学习了不少知识和技艺。” 

  让成都市非遗保护中心传播部主任陈爱蓉印象最深的作品是《川西民居场景》陶艺组件作品。作品生动展现了川西地区民众喜气洋洋的生活日常,或去售卖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具,或去购买自己所需物品,或以物换物的赶集场景。“用26 件各具特色的手工陶艺,把川西后人继承传统和返璞归真的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示出淳朴的民居生活气息,是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动写照!” 

  更让陈爱蓉意外的是,这组陶艺作品是出自邛崃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部学生之手,“我时常在想:上帝如果对你关了一道门,必定会为你留一扇窗,那扇窗外的风景任由你去想象、去构思、去描绘,打开方式任你选,美景可以无限延伸。这组《川西民居场景》作品就是失聪孩子们勇敢站立起来去创造美景的代表之作、励志之作。” 

  此次“成都国际青少年非遗作品邀请赛”不但为青少年搭建了展示技艺的平台、成就梦想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证明传统文化的种子已在无数中华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 

  侯雯雯 《天府文化》记者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