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来之不易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意味着什么

2020-07-30 14:22:00 【关闭】 【打印】

  2020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第二季度中国交出了一份非常靓丽的答卷。虽然上半年GDP下降了1.6%,但是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3.2%。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况下,这个转正来之不易,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那么,这份成绩单意味着什么?  

  首先,中国的经济数据在第二季度开始全面好转。对比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不难看出这个趋势非常明显。比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8.4%和4.4%;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2%,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9%和-3.9%;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6.1%和-3.1%;进出口分别为-6.5%和-0.2%等。可以说,在中国率先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困境后,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市场需求也逐渐释放,从而带动经济开始加速发力。另外,由于其他国家疫情仍未有效控制,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限制,很多物资只能依靠进口,这也使得中国国际贸易明显好于预期。  

  其次,虽然疫情对中国经济冲击很大,但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改革步伐没有停顿。这次疫情给中国深化改革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会。比如,在3月份疫情紧张时期,中共中央专门召开了决战决胜扶贫攻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根据公布的数据,上半年中国居民实际收入降幅收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2.68,比去年同期有所缩小,这与某些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在4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就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部署。这直接推动了高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20年上半年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长分别达到32.0%、21.8%。  

  第三,就业保持稳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只有就业稳定才能促进居民收入,扩大社会总内需,给经济增长提供坚实基础。上半年数据显示,中国就业形势整体保持稳定,各项指标好于预期。比如,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64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7%。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也低于2020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6%的目标。  

  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从全球的角度看,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2020年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将创下大萧条以来新高。中国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严峻环境下,之所以能保持就业稳定,首要原因在于各级政府牢牢把就业问题作为解决当前经济困难的抓手和入口。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就业问题始终是首要问题,政府千方百计为企业招工、用工提供方便,并且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单独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其次,宏观政策精准有力。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中国政府在今年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一系列政策直指问题核心,比如大幅减免、缓缴税收,同时降低融资以及租房、水电等方面的成本,为促进就业提供了有利支撑。  

  虽然二季度的经济数据超出了外界的普遍预测,但是其中部分数据也显示出隐忧。比如居民可支配收入小幅下降,说明目前经济受疫情的冲击之下,社会需求还没有完全恢复,企业盈利能力有待提高,就业环境还需改善等。未来政府仍然需要把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就业的支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作为工作的重点。  

 

  卞永祖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部副主任、研究员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