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我在南海“种”珊瑚

2020-07-30 14:13:00 【关闭】 【打印】
  种下一片指甲盖大小的珊瑚苗,竟有可能长成面积超过几个足球场的珊瑚礁。在海南岛周边海域,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所长陈宏等珊瑚专家繁育了数十万多株珊瑚苗后,仍觉得这是“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工作”。 
  在南海“种”珊瑚,看上去很美,但其艰辛少有人知,经济回报更是少之又少,有时候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那到底为了什么?”55岁的陈宏眉角上扬:“我希望未来的海底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脆弱的海底“热带雨林”
  7月的三亚凤凰岛,热浪灼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每当大潮来时,一处建筑平面下的长廊里,海水没过盆口大的建筑留下桩眼。陈宏把几棵小珊瑚苗放在里面,这里就成了一个“微型的海”。 
  珊瑚群,被称为海底“热带雨林”。地球“生命大爆发”之前,海底地质地貌都是无机矿物质组成,自从珊瑚出现后,得以招引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聚集、栖息和生活。陈宏说:“有了珊瑚,大海才能完整。珊瑚是鱼儿的家,它们在这里产卵,以珊瑚表面的附着物为食,围绕着珊瑚繁衍生息。” 
  珊瑚礁只占海洋面积的千分之一,但孕育和在其间生活的物种占25%。业内公认,“有珊瑚礁的地方就有丰富的海洋生物系统”。它们不但保证着海洋生物多样性、遏制海底荒漠化,还供给人类大量食物、药物、化工产品资源,乃至于养活了沿海地区世世代代的渔民。 
  许多人眼中的珊瑚,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它属于动物,又像植物一样几乎一生都附着在海底;它的历史比人悠久得多,从寒武纪一直延续到现在;它触手繁多,却只需要吸取一些浮游生物便能存活。 
  在很早以前的海南,渔民对海洋的利用仅仅局限于“行舟楫之便,兴渔盐之利”,那些长满沿海、有时会扎穿渔民脚板的珊瑚,看起来一无是处。除了少数可做工艺品,大多被人捞来修路、烧石灰,加上晒盐、水产养殖、风浪侵蚀和气候变化,本就脆弱的珊瑚礁生态系统,40多年来整体趋于衰退。 
  南海是典型的热带海域,除了岛礁就是珊瑚礁,随着人类无意识破坏,一些海岸线后退几百米。最初的三亚湾近海区域,珊瑚这种渔民们眼里的“海石花”,数量繁多,遍布海底,如同大海里的浪花。如今,再也难寻找到野生珊瑚。如果再不重视,后果堪忧。在专家看来,珊瑚礁的自然修复漫长且艰难,有的甚至需要上百年。 
  “对它的保护和修复重建,迫切需要科学的手段,也急需人工参与繁殖和栽培,这是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必然。”陈宏说,“前人的旧债,需要现在一代人还回去。” 
  “种”珊瑚就像历险
  在很多人眼中,陈宏是一个比珊瑚还“奇怪”的人—这位1987年就来到海南的浙江温州人,像个珊瑚礁一样,沉在培育珊瑚、修复生态的专业领域,埋头苦干,不求回报。 
  珊瑚礁修复的许多工作都要在水底完成,水面每往下10米就相当于增加一个大气压强,一般工作深度不能超过水下30米,时间不能超过7分钟。长期在高压环境下工作,身体机能无法适应,好几次长期水下高压作业差点要了陈宏的命。 
  2010年,一次珊瑚礁调查过程中,陈宏的充气式潜水服由于老旧,在需要上浮的时候接缝处漏气,怎么充气也浮不起来。“只要一紧张,很可能会出事。”陈宏只能用脚踩水保持向上,迅速把绑在身上的铅块全部卸掉,奋力往水面游,终于保住了性命。 
  2011年6月8日,陈宏要在凤凰岛海域投下第一株人工珊瑚礁体。作为海洋生物的根基,珊瑚在幼体时同样需要根基。陈宏特地做了一个庞大的珊瑚支架,用绳子牵引着,准备载着珊瑚沉入水下。站在船上,陈宏拉着牵引绳,身上的潜水设备让他感到沉重。他脱下氧气管,仅仅拉着牵引绳。“一二三,放!”陈宏松开绳子,看着珊瑚支架缓缓沉入水中。他还没来得及仔细观察,牵引绳悄悄缠住了他的大腿,又迅速缠上了他的脖子,将他一起带入水中。好在陈宏保持镇静,拔出潜水刀割断绳子,脱离了险情。几天之后,摸着脖子上还没消除的勒痕,陈宏方觉后怕。 
  现在,珊瑚礁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认为,过去修复珊瑚礁主要是珊瑚专家的工作,现在智能装备已经在许多领域解放了人类的双手,工程及智能装备专家也应该参与到利用现代分子育种学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快速修复珊瑚礁的工作中来。 
  原来一个一个手工栽培的方式已成为过去式,一批批“黑科技”被运用到珊瑚种植和繁育上。比如飞播法,船“边走边种”;比如机器人“螃蟹船”;比如无性繁殖技术……珊瑚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还发明了苗床,人工礁体等,在观测和探测上,还用起了4G和声纳技术,“珊瑚工人”有了科技化的“手臂”和“眼睛”。 
  全世界都在为保护珊瑚“支招”
  2019年12月,第二届珊瑚礁国际论坛召开。来自中国、日本、美国、以色列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研究专家齐聚海南三亚,为修复和保护珊瑚礁“支招”。 
  美国迈阿密大学副教授泰勒.诺尔斯提到珊瑚具有复杂的原生免疫系统,她的团队正在进行珊瑚免疫细胞研究,并认为该研究有助于了解珊瑚的更多特征,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珊瑚。日本冲绳科学技术研究生院教授佐藤矩行、台湾海洋大学校长张清风则强调了基因研究对珊瑚保护的重要性。多国专家就各自所在珊瑚礁研究领域成果进行交流分享。印度尼西亚Sumbawa Technopark还与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签署国际合作书,双方将在珊瑚培育及修复方面开展国际合作。在自然界繁衍5亿多年、处于危机中的珊瑚,其保护修复迎来转机。 
  目前,中国已经开始了珊瑚礁生态修复行动,在海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珊瑚礁区域,开展珊瑚礁培育、移植、改善珊瑚礁底质状况等技术方法的研究,并在海南三亚、广西涠洲岛等区域开展了珊瑚礁生态移植修复实验示范。 
  其中,海南利用野外珊瑚种质库进行珊瑚移植和修复,相关海域修复后的面貌已大为改观。“只有痛定思痛,才知道这个物种的可贵。”陈宏说,中国建立了全球首个珊瑚种质资源库,海南也成立国家第一个珊瑚礁保护区,还出台了专门保护珊瑚的地方法规,这更增加了科研人员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建所以来的17年里,陈宏带领的团队在西沙、三亚、陵水等海域培育了超过20万株珊瑚,如今重量都已达10万公斤。为了适应海南旅游发展,陈宏的研究所还培育出了国内首片柳珊瑚“丛林”,未来不但可作为旅游景观,还可以提取药用活性物质,增加经济效益。 
  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办公室、试验车间、海上平台,55岁的陈宏仍不知疲倦,为他几年前发起的“百万珊瑚培育计划”忙碌着,“我们的目的是培育形成大片‘珊瑚花园’,为南海乃至世界的珊瑚礁修复提供苗种。” 
  在海南三亚蜈支洲岛,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浴阳的团队也一直在岸边组装珊瑚苗圃。三亚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是海南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也是中国第一个位于热带地区的海洋牧场。截至2019年底,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共投放各类人工鱼礁1526块、船礁21艘和一批火山石礁,共达4万空立方米,礁区海域的渔业资源比非礁区要高5倍以上。目前,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已初现雏形,人工鱼礁表面附着珊瑚、贝类、藻类等生物种类达120余种。 
  让未来的海底世界更加绚丽多彩,这是陈宏最大的期望。 
 
  陈凯姿 新华社海南分社 记者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