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非常时期如何帮扶中小企业

2020-04-26 11:23:00 【关闭】 【打印】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其中,中小微企业受影响最大。因此,如何对面临困境的中小企业加大帮扶力度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比如,2020年2月9日在五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财政部提出加大对防疫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财税支持力度,央行在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1.7万亿资金后,又于2月10日起发放首批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此前部分银行已通过“先贷后借”的报销制方式向各地重点企业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利率上限3.15%。发改委允许企业债用于借新还旧,并且支持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浙江、广东、北京等省市也都出台了相关规定帮助企业尽快复工。 

  这些措施无疑是亟需的、有用的,给2020年经济发展和各项任务的完成鼓舞了信心。但是,也要看到,这些紧急出台的措施主要是宏观的、原则性的,一些具体细节的落实,需要地方财政的支持。但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本来就面临很大压力的地方财政在短期内更加捉襟见肘。既要加大抗击疫情的财政投入,而企业停产又造成了税收的减少,此时让他们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减免企业税收,恐怕难以实现。央行虽然通过货币工具维持了较为宽裕的流动性,但是以往的经验也已经证明了,如果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没有实际性的融资措施出台,将难以惠及中小企业。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不仅促进了就业,也拉动着消费,其发展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经济体的活力。因此如果能够从保就业、促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出台更多让中小企业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对于它们平稳渡过这次疫情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激发中小企业对未来的信心。政府对战胜这次疫情显示出了巨大决心,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疫情的防控,中国有十分的把握战胜疫情。同时,中国经济体量庞大复杂,处于转型期的特点也会不断催生出新机会。政府应该及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社会,这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减少对疫情的恐慌,增加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企业家要利用这次事件更加关注科技水平的提高,从而加快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要为中小企业复工营造更加友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一些疫情不严重的地区,地方政府要允许并鼓励中小企业复工,建议通过统一采购,为它们提供消毒液、口罩等防护产品,有利于企业全身心投入生产。要切实落实减免税费的相关措施,中央政府要切实理解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切实减少中小企业的各种相关税费负担,灵活处理劳资问题,让中小企业真正活得下去、转得起来,从而激发整个经济体系的活力。 

  第三,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切实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和成本。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在当前形势下,根据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发行货币,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降低其他国家央行政策的影响,有利于货币政策更加独立。央行仍然有降准降息的空间,运用各种货币工具,适度扩大货币投放力度,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同时,地方政府 也要建立更加有针对性的融资担保体系,让大型商业银行放心、愿意向中小企业放贷。 

  最后,关键是要全力深化改革。这次疫情也反应出我们在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短板,部分官员缺少对突发情况的判断,缺乏应对重大事件的能力。这也提醒我们必须加快改革,尤其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这可以根本上加快中国经济结构的平衡,为各种经济体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尤其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空间。 

卞永祖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部副主任、研究员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