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中欧班列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2020-03-18 12:33:00 【关闭】 【打印】
  2020年1月1日零点整,满载日用品、电子零配件、服装的中欧班列公共班列缓缓驶出西安港,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标志着长安号开始“公共班列”常态化运行。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由国内集结目的地成为国际集结目的地。中欧班列长安号公共班列(中国西安—捷克布拉格),是西安国际港务区联合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首条公共班列线路,也是2020年长安号开行的首趟班列。 

 

  据了解,2019年1-11月,中欧班列共开行7469列,同比增长33%,通达欧洲18个国家55个城市,国际物流品牌愈来愈闪亮。它是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其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当地时间2019年10月25日,自浙江义乌始发的中国长三角首条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开抵比利时物流枢纽列日,掀开中欧班列新的一页

 

  “渝新欧”大通道上的领跑者

 

  打通一条通往欧洲的便捷之路并非易事。 

 

  2010年,多家跨国笔记本电脑企业在重庆布局。但不沿边、不靠海的重庆,怎样才能打通一条通往欧洲的便捷之路,使得重庆生产的笔记本电脑第一时间抢占欧洲市场呢?无疑,打通一条通往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迫在眉睫。 

 

  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漆丹回忆道,“2010年,重庆市政府开始联合原铁道部和海关总署,与沿线6个国家的铁路公司和海关进行多轮商谈,经过艰苦努力,促成了亚欧大陆桥南线—中欧班列(重庆)的开通。” 

 

  2011年,在重庆市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的努力推动下,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海关签署“一卡通”协议,推行“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内陆直通式通关模式,这直接促使中欧班列(重庆)第一班列车发出。 

 

  2011年3月19日,中国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团结村站出发,开创了中欧班列的历史。如今,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 

 

  “那天,是我给的发车指令。”团结村站站长张信回忆说,多年来,自己见证了“一带一路”带来的沧桑巨变。 

 

  “我从没想过这个站有一天会通向世界。”张信说,2011年初,团结村站接到开行“渝新欧”班列的任务时,刚开始运营货运集装箱业务一年多,发出的列车最远只到过广东。 

 

  以前,重庆等内陆地区的产品出口,只能先运到东部沿海地区再“漂洋过海”,耗时长达两个月。因此,重庆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的铁路、海关等部门协商后,决定向西开通更为畅通省时的“渝新欧”班列。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愈发紧密,“渝新欧”每周三班和每天一班的目标陆续得以实现。 

 

  如今的“渝新欧”已实现每天发车四五班,每周发车近30班,是当年目标的四五倍。 

 

  来自《渝新欧蓝皮书:渝新欧沿线交通物流效率评价报告(2018)》的报告显示,渝新欧自2011年首次开行,发展势头迅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渝新欧国际大通道到达境外10个国家和10余个集散地,承运的货物种类主要有家用电器、汽车配件、机械设备、服饰百货、食品以及电商货物等,货物品种逐步扩展至高附加值、IT产品等电子产品。 

 

  “国货”走出去“洋货”带进来

 

  临近春节,中欧班列开始扮演 “年货班列”的角色,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方式,让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洋年货”进入中国百姓家。 

 

  “最近,前来购买俄罗斯葡萄酒、糖果、海参等年货的顾客明显增多。”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俄罗斯商品馆负责人刘晓敏说,中欧班列开通前,俄罗斯的商品到重庆通过海运至少一个月,而如今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则只要15天左右。 

 

  据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市场部副经理陈颖介绍,中欧班列(重庆)刚开通时,货物品种只是单一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且多是“有去无回”。直到2013年3月,中欧班列(重庆)实现了中欧班列回程货“零的突破”。如今,中欧班列(重庆)已基本实现去程和回程班列的平衡。 

 

  “春节临近,中欧班列(重庆)回程班列也增加了年货类商品的运输。”陈颖说,比如西班牙的红酒、比利时的巧克力、荷兰的奶制品、俄罗斯的副食品等,为人们置办年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中欧班列运回中国的“洋年货”,还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的模式到达人们手中。四海汇跨境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平台上的商品绝大多数是经由中欧班列运至重庆,在口岸清关后再配送至消费者手中。在2020年的年货清单上,不少商家增加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奶制品、副食品、厨卫用品的进货量,下单采购的消费者遍布中国各地。 

 

  而在浙江义乌,2019年12月24日,随着满载50个标箱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从义乌西站发出,前往西班牙马德里。至此,中欧班列义乌站2019年开行已突破500列大关,发运标箱超过4万个,同比增长63.2%,重箱率达100%。 

 

  据统计,义乌中欧班列的货源70%以上来自浙江本省。2019年,义乌积极对接宁波、温州、诸暨等地市,进一步提升义乌中欧班列服务浙江省外贸企业的能力。 

 

  2014年11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从义乌西站始发。多年来,“义新欧”班列架起了一道连接欧亚大陆的“新桥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带去了义乌的各类小商品,也将红酒、粮油等优质的进口商品带回国内。 

 

  “最早开通的线路‘渝新欧’起初运输的多是当地生产的电子产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说,目前,中欧班列所运输货物品类极大丰富,去程主要包括电子产品、机械制品、化工产品、木制品、纺织品等;回程主要包括欧洲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酒类、电子产品、木材等。 

 

  傅梦孜认为,从项目的可持续性看,中欧班列逐步实现常态化经营,运营模式日趋稳定。随着逐步探索,境外集货揽货经验日益丰富,海外仓建设提速,线路不断优化,大部分班列实现了常态化运营。现在,中欧班列已经可以向货运市场提供四种类型的班列,即主要服务于大型出口企业的“定制班列”、常态化开行的“公共班列”、货物随到随走的“散发班列”以及为小微企业服务的拼箱业务。 

 

  画出各国经济发展的同心圆

 

  随着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的激增,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班列、特色班列应运而来。渝新欧、郑新欧、义新欧等班列把中国西南、中东部和长三角地区的货物运到遥远的边境各国,从最初的几十小时压缩到现在的十几小时;从几年前的回程重箱率为零提升到现在的85%。 

 

  专家指出,中欧班列高质量多数量的发展,不仅搅活了国内市场的一池春水,还大力激发了众多外企的投入热情和带动沿边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不得不说,中欧班列画出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同心圆,实现世界资源共享,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主力作用。另外,随着中国铁路技术创新发展,冷藏箱专列、小汽车专列、水果专列、红酒专列、食品专列等一些中欧班列备受国内外人们青睐。这些特色专列把超市开在了家门口,不仅物尽其用,还惠国惠民。 

 

  不过,中欧班列目前仍面临着一些不适应和待解决的问题。傅梦孜举例说,一些口岸运力不足,低于来自中国内陆地区旺盛的铁道运输需求。而在国外有些地区接运能力长期不足,来自中国的货物经常需要在口岸等待停装。一些国家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铁路老化、失修等使得班列运行速度低,列车车辆不足、换装设备少、线路铺画少等导致班列运力无法满足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灵桂在接受采访时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中欧班列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会在各国发展中更加凸显。竞争是正常的,只要中欧班列不断提高效率、改善服务质量、缩短运行时间,就可在竞争中崭露头角。正常的竞争,是中欧班列不断进步的动因之一,我们应该有这方面的底气和自信。 

 

  “值得注意的是,要改善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坐等。”王灵桂强调,目前,中欧班列的运营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要继续加强宣传工作,吸引地方尤其是国外企业抓住中欧班列带来的机遇,扩展回程班列运载商品的种类和数量。要充分发挥中欧班列国际铁路合作机制的作用,做好班列实际调研,了解相关国家最新情况,利用好相关国家丰富的资源,并预先做好风险评估与预警应对工作。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