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如何有效治理高空抛物

2019-12-18 11:23:00 【关闭】 【打印】

  据媒体报道,一名男子在饮酒后将酒瓶从13楼抛下,被举报发现后,小区物业决定对该男子做出断电30天的处罚。随后,法制类媒体发起了讨论,认为高楼抛物固然不对,但小区物业给予的处罚违反了物业服务的合同和规定,从供电法规来说,也没有给予物业“停电”的权力,物业的处罚存在着“越权”和“任性”的问题。 

  不管做法是否妥当,物业的反应似乎符合近一段人们对于严管高空抛物的期待。此前,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对于在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高空抛物的,依法从重处罚,尤其是根据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及造成的后果等,最严重的可以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曾几何时,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一再发生的意外事件,不光伤害了无辜行人的生命财产,酿成了一个个悲剧,也把如何有效治理这一城市顽疾提到了重要议事议程。近年来,高空抛物造成了多起人员伤亡案件,曾有女婴被从天而降的砖头砸中而丧失了生命。还有的造成了伤害之后,居然找不到加害者。不得已,受到伤害的行人将一栋楼的居民全部告上法庭,要求他们共同承担赔偿责任。从中可以看出,高空抛物不光危害大,还存在着举证难、追责难等问题。 

  正因如此,最高法出台了相关意见之后,引来的是舆论的普遍好评,认为这一陋习威胁人们的头顶安全,即便对个别性质严重者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也并不为过。高空抛物从法律角度进行严惩,体现了社会正义和国家尊严,对于一些危害度极大的行为,就是要用法律法规进行最严格的规范,以此引导社会公众知法守法,减少危害人民安全的事件发生。同时,高空抛物又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导致这一行为不断产生的原因,有居民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行为不够文明、对危害认识不足等种种复杂的因素。尤其是中国经过快速发展,用短短的20年时间走过了很多发达国家200年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一些人刚刚搬进了高楼,开上了汽车,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还没有来得及学会在城市的文明秩序中守法生活,闯红灯、抢车道、乱穿马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排队加塞等等,在此情况下,就不仅仅需要在法律上严明行为规范,引导人们遵守城市生活的基本法律,更要从道德约束、行为倡导、日常宣传、道路文明、小区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治理,以此扭转高空抛物屡禁不止、危害频发的不利局面。 

  从这一层面来讲,男子喝酒从13楼扔酒瓶,小区物业当然要管,是否采用“停电”的手法处罚可以商量,但公安等执法机关不能将社会安全管理的权限交给物业,对于这类危害社会的行为,执法部门一定要管。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意见出台之后,四川的一位女子因为与男友吵架而将菜刀从高楼抛下,结果派出所迅速行动,将这位女子刑事拘留,以此追究该行为的刑事责任。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加快,不光一线城市,很多中小城市也出现了高楼林立的景象,走在城市街道上的每一个人,都有权要求过上不用担心“祸从天降”“头顶平安”的安全生活。对此,法律有规定,政府有作为,社会有行动,舆论有响应,就是要营造一个氛围,全面制止和减少高空抛物的行为,将这一危害降到最低。只有不再高空抛物成为全民共识,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高空抛物不光危害别人的生命,也要为此承担最严格的法律责任,更要受到最严厉的舆论谴责,全社会从各个方面进行参与,共同发力,形成效应,才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有效治理高空抛物的问题。 

刘 畅 人民数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国记者最高荣誉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