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台湾“90后”:青春自我,理想多元

2019-04-09 15:00:00 【关闭】 【打印】

  2019年一到,即意味着最早的一批“90后”将步入而立之年。台湾有近400万“90后”,他们有的已在职场打拼多年,有的刚进大学,他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呢?

  台湾《远见》杂志不久前针对台湾地区20个县市18-39岁的年轻人做了一项大调查,并于日前公布。这项名为“2019青壮世代大调查”的数据显示,台湾“90后”虽然也青春自我,个性独立,但比想象中更务实审慎。

  网络时代熏陶 “选择题”变“申论题”

  “90后”被称为“网络原住民”,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电脑和网络的陪伴。东吴大学社会系副教授刘维公认为,科技发展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交流方式、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

  刘维公曾任台北市文化局长,与各地年轻人多有交流。他认为,对“90后”而言,这是一个“多选项并陈”的时代。比如从网络下载的数据,不像前辈使用磁盘的年代,为了节省空间经常挑了删,很纠结,“90后”无须取舍,放在云端就好,只需视情境来选用不同对象。因此,许多在传统观念里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像是“结婚生子”“工作抉择”“人生目标”,对“90后”而言,都成了论述观点、有理就通的“申论题”。

台湾艺术大学“90后”学生

 

  比如关于“家庭”,调查结果显示,有1/3的“90后”受访者打算“不婚不生”,即使结了婚也不想生小孩的比例更高达42%。《远见》杂志担忧,未来台湾“少子化”可能朝“无子化”趋势走,人口问题雪上加霜。有趣的是,虽然有42%的“90后”不想生小孩,但又有超过一半的人想养宠物,宠物商机持续发烧。

  又如关于“榜样”,成长在网络时代、从小接触多元文化的“90后”,有自己的“学习典范”吗?《远见》提供台湾不同领域公众人物作为选项,并开放自答人选,排名前五的依次是台北市长柯文哲(26.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13.1%)、歌手蔡依林(10%)、高雄市长韩国瑜(9.1%)与鸿海董事长郭台铭(5.7%)。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只有约3.4%,排名第8,落后于歌手周杰伦和台湾直播“网红”陈之汉。有趣的是,“没有特别认同的典范”达17.5%,是整体第二高,代表年轻人“去主流、去样板的趋势”。

  再如关于“国际观”,全球化给台湾“90后”视野带来改变,国际局势跃升为他们所关心议题的第6位,颠覆此前的刻板印象。他们赴境外留学与工作的意愿也大幅增强,有41.9%的受访者表示未来几年计划往外走,其中日本是首选,中国大陆与美国居次。

  “关心国际是很自然的事,因为18-29岁就是‘串流世代’,世界已进入全球化4.0,所有网络上的信息都是跨地域、无疆界的。”刘维公观察,相对前几个世代,国际议题更可能冲击“90后”的生存环境,他们当然备加警觉。

  人生成功定义 “要有钱”变“要自我”

  “90后”的父辈,赶上台湾经济腾飞的好时代,不少人因此积累了一定身家。当他们的子女被问及“这辈子终身所得会不会比父母多”时,有约70%的人悲观回答“不会”。但有趣的是,当他们被进一步询问“未来或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会不会比父母好”时,高达75%的人给出肯定回答。

  为何赚得比父母少,却有信心过得比父母好呢?“这一点都不矛盾,因为他们对人生成功定义已大不同。”刘维公指出。

  调查结果显示,“90后”认为人生成功的前三大项是身体健康(39.3%)、家庭幸福美满(35.4%)、实现自我价值(18.4%),至于“赚很多钱”“具有社会影响力”“拥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等传统成功价值观,皆低于5%。

  以“学姐”外号红遍全台的27岁黄瀞莹,现在是台北市政府副发言人,也是全台最年轻的副发言人。她的家人亲戚经常质疑,当政治幕僚的工作收入只有不到3万元新台币(约7000元人民币),辛苦又不稳定,万一人家选举没选上,接下来你要做什么?可以安稳度过余生五六十年吗?但她不这么想,人生最重要的是挑战,实现自我价值。“我才27岁,还有无限可能,不管现在做什么工作,甚至以后做跟政治幕僚完全无关的工作,都是可以拼的。”成名之后,黄瀞莹面临不小压力,常被网友攻击没经验,甚至笑她是花瓶。但对于政治营销,她其实很有一套,每天24小时盯紧新闻舆情,维持阅读习惯,充实自己。

  1992年出生的台湾新生代艺人黃路梓茵也是一样,渴望表现自己,做擅长的事,实现自身价值。“读书的时候,我们都不是班上的前三名,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今后想做什么。我身边的朋友,没有一个人是在混。”

  台湾云朗观光集团总经理盛治仁手下40%的员工都是“90后”,他常听到主管抱怨“90后”抗压性差、没纪律,但据他观察,这是因为不同年龄层的人对“工作”的认知不同。前辈把工作视为责任,但年轻人却希望在工作中实现自我,若找不到热情,就容易“厌世”,被认为在摆谱。若遇到有热情、有价值的事,他们又会比谁都积极。他们普遍比较自信,“在他们眼里,前辈、主管没有比较厉害,就不值得跟着学。”

  台湾经济走低 “天真派”变“务实派”

  《远见》还访问了超过30位“90后”台湾年轻人,出生于1994年的台湾男生陈宪修即是其中一位。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了最务实的选择。

  陈宪修还不满25岁,只花两年半就成为台湾富邦人寿集团中最年轻的处级经理,手下2018年底已成立50人的通讯处。更难想象的是,他的梦想是开一间餐厅,从高职技校到大学本科,他念了7年餐饮科系,并有多年业界实习经验。一直到3年前,他才从餐饮追梦路上转头做保险。

  大三时,一手带大他的爷爷生病躺进医院,他终日奔波于厨房和学校,抽不出时间陪爷爷。“我开始想,什么方法能让我的工时有弹性,又突破薪水限制?”他发现“业务工作”是个好选择,透过友人介绍,向房产、保险等从业人员咨询经验后,最后选定保险业,并从餐饮系转至企管系。

  虽然陈宪修到富邦报到3天后,爷爷就撒手人寰,但他依然坚持下来,在两个月内靠着勤访100位客户、成交33张保单,在公司站稳脚跟。

  陈宪修的梦想仍是30岁前开餐厅,但他说会先累积人脉,这样才有办法圆梦。“若无法掌握最高胜率,就不该贸然行事,因为那叫做赌博!”

  务实、不敢赌,是因为有强烈的危机感。

  台湾“90后”出了社会便陷入“22K”的薪水魔咒,被形容为“闷世代”“青贫族”。比起父辈祖辈,他们虽然成长于更丰沛的物质环境中,但早就听惯了坏消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网络泡沫、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台湾历经两次政党轮替、产业出走、薪资倒退、年金改革等风波。

  “年轻人没有你想象的天真,他们现实感很强,了解大时代带给他们的困境,因此小心去做每一步决定。”台湾“智荣文教基金会”副执行长李竺姮发现,务实与审慎的特质,在25-29岁年轻人身上最明显。

  《远见》杂志的调查数字也印证这一点:56%的台湾年轻人有储蓄或投资理财习惯,比例明显高于欧美地区,55.8%的受访者认为“多赚一点钱”比“实现个人理想”更重要。当被问到“下班时遇上重要的私人活动与重要的工作任务,会如何处理”时,近八成受访者选择“加班处理工作”,“务实做事”普遍比“理想生活”更重要。

  在政党倾向上,常被形容为“天然独”的“90后”人群,有43.9%表示自己“政党中立”,高于全体的37.7%。对于“九二共识”的赞成比例更高达58.1%,高于全体的53.7%。这一颠覆既定印象的结果,也是台湾“90后”基于未来发展空间的务实考虑做出的选择。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