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连家船民的幸福生活

2018-05-23 11:23:00 【关闭】 【打印】

连家船民,又称疍民,生活于中国福建闽江中下游及福州沿海一带,传统中他们终生漂泊于水上,以船为家,为汉族一部分,以闽东语福州话为母语,但又有别于当地的福州族群,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是个相对独立的族群。

 

每天凌晨三点钟,家住福建省福安市溪尾镇溪邳村的刘荣全都会骑着摩托车,到离家几里外的海边收购海鲜,当天收来的海鲜通过汽车运输或快递的方式被送到不同的城市。这种早出的生活,刘荣全已经习以为常,每天虽然辛苦,每年却能因此给家里带来十几万元的收入。

 

▲ 42岁的溪邳村村民刘荣全。喻捷 摄影

 

刘荣全说现在的生活让他感到很幸福。自从2008年上岸定居以来,他和家人的生活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对于未来,他说他能看得到的是希望和美好。

 

刘荣全的祖辈和父辈都生活在水上,靠讨小海为生。“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共一舱,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这是刘荣全当年幼小记忆里最熟悉的场景画面,也是当时连家船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

 

▲ 村广场上停放的一只破渔船在告诉村民不忘过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喻捷 摄影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至80年代末,连家船民开始先后零星上岸,船民们利用林江村外的一片滩涂地,填滩造地,先后上岸定居146户612人,溪邳村因此而诞生。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上岸定居成为了刘荣全一家人最大的梦想。

 

父辈临终夙愿得以实现

 

“当时父母在船上辛勤劳作也只能换取全家人的温饱,上岸定居建房子对于我们那时那个贫困家庭来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家里穷,刘荣全小学读到四年级就辍学回到船上,帮助家里忙活生计了。

 

18岁那年,刘荣全像船上其它同龄人一样,外出打工,看到了外面的世界;1996年在家庭仍旧贫困的情况下,刘荣全的大儿子在简陋的船屋里降生了,“因为没有钱,老婆去不了医疗和卫生条件较好的镇上医院生产”;1998年、1999年在船上操劳一辈子的刘荣全的父母相继去世,“父母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上岸,渔船换了5、6个,父母临终前这个愿望依旧没有实现。”

 

1998年12月,在福安召开的福建全省“造福工程”暨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上,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强调,要彻底解决连家船民的上岸定居问题,并把船民上岸定居列为全省“造福工程”的重中之重。自此,一场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的“革命”迅速在溪尾镇展开。

 

刘荣全在父母走后的第二年,自己开始外出创业。通过到广东做小生意和贩卖海鲜,他赚到了钱。2006年他开始在岸上盖房,2008年他带着老婆和三个孩子住进了自己花了30多万元建起的高三层半的小洋楼。父母临终夙愿得以实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国家对上岸船民的帮扶力度逐步加大。“我们5口人,每人补助2500元,外加1万元的购地费,加在一起有两万多元。”

 

▲ 刘荣全一家如今已经在岸上定居,过上幸福的生活。马力 摄影

 

“90年代末,省委、省政府大力组织实施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程,政府免费提供土地,负责路、电、水、通讯、广播电视信号等‘五通’工作。对上岸的船民,每人建房补助650元,解决了349户1425人的上岸定居问题。”说起当年政府给出的优惠政策,62岁的溪邳村村民主任江宽全如数家珍。

 

▲ 62岁的溪邳村村民主任江宽全。

 

而对于上岸前的那些船上生活,江宽全仍旧记忆犹新。“小时候我们弟兄姊妹7个和爸爸妈妈挤在一条破渔船上,当时最怕过年,因为条件好点的过年家里边都会给小孩准备新衣服,我们家那时真的是很穷,不用说新衣服,脚上连一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一年到头基本上都是光着脚板的。”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上岸定居,让连家船民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

 

2001年全村实现自来水入户。有扶贫政策给力,有各级领导关怀,连家船民“上岸”之路顺畅通达。2008年至2013年,剩余137户661人,全部上岸定居。

 

为给上岸船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溪邳村党总支、村委会组织和带领全体村民群策群力,填滩造地87亩多,建造了溪邳造福新村和6个连家船民安置点,新建起房屋635幢,总建筑面积达6.65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约25平方米,实现了全村渔民上岸定居的夙愿。

 

▲ 上岸定居村民居住的小洋楼。喻捷 摄影

 

如今行走在溪邳村,仍然可以看到从上世纪60年代船民上岸定居居住的木屋,80年代居住的石头房,90年代的钢筋混凝土房,以至现在的小洋楼。这里,每一座房子都有一户船民上岸的故事,每一个年代的建筑都承载着上岸船民生活的变迁。

 

从“搬得走”到“富起来”

 

“安置好所有连家船民,更要解决他们上岸后的生活出路问题。”这是总书记当年提出来的,也是福安各级政府在对待连家船民上岸工作一以贯之的准则。

 

要“搬得走、住得下”,还得“稳得住、富起来”。“临海而居,自然还是要靠海吃海,不过‘吃法’与以前不一样,重在发展海上养殖业。”江宽全说首先要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

 

▲ 村里为定居船民建起的海鲜加工厂房。喻捷 摄影

 

溪邳村依托海洋与渔业局、水产协会等部门,定期在村里组织举办水产养殖培训班,增加全村水产养殖科技水平。水产养殖户逐渐改变传统养殖观念,自发配备了增氧机、发电机,村民还带头创新研发出了“瓶养章鱼”技术,养殖技术逐年提高,村民收入大幅提高。

 

“讨小海已经过时,经略海洋才是发展之路,渔民转型蔚然成风。”江宽全说目前全村网箱养鱼4300箱、吊养牡蛎3350亩、滩涂养殖1600亩、海带养殖186亩、龙须菜养殖1500亩、池塘养殖400亩,全村规模化、科学化养殖全面快速提升,村民正在从过去的传统小渔民转变为懂科技会技术的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渔民。目前溪邳村拥有铁质运输船8艘,运输吨位达1.65万吨,年创产值800多万元,解决了100多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信贷扶持为溪邳村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江宽全告诉记者,2009年,溪邳村被上级列为财政部、国家扶贫办的第一批“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村”,为进一步帮扶村民多渠道筹措生产发展资金,村里还专门成立了村经济发展互助协会,拥有基金55万元(上级扶贫部门支持40万,村财配套15万),发展互助会员68人,累计发放互助资金359万元。

 

村里还依托福安市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列为“全国贫困农户自立能力建设项目——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试点县”的契机,先后组建五户联保互助组115个,组织575户入社,累计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2150多万元。成立网箱养鱼、塘内养殖品牌、无公害生态滩涂养殖等三个合作组,在“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上下功夫,创建溪邳海鲜品牌。

 

随着溪邳村经济发展步入正轨,村民人均收入从90年代初的850多元增长到2017年的18756元,村集体收入从90年代初的6.6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16万元,实现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双四番”。昔日的“海上漂”在家门口握住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

 

▲ 闲暇时,上岸船民在织补渔网。喻捷 摄影

 

宁德是习近平总书记早期开展扶贫实践的地方。1988年5月至199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面对闽东贫困落后的客观实际,团结带领闽东人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加快发展、摆脱贫困”为工作主线,大力倡导“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意识、“四下基层”制度和“行动至上”作风,翻开了扶贫开发、摆脱贫困事业的新篇章。

 

30年来,宁德市累计实现脱贫74万多人,仅2012年至2017年就脱贫18.95万人,年均脱贫3万人以上。2017年底,全市贫困发生率降到0.028%(剩余668人未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