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 静美巴中:一半仙境,一半人烟

静美巴中:一半仙境,一半人烟  作者: 武眉凌 李卓曦   2014-02-27 16:08:20

巴中,四川一小城,却有画里乡村般的清新宁静,与之谋面,就想洗去铅华,方才与它的原生态相融。有人说,巴中就像一帘朦胧的细雨,会打湿每个走过人的记忆。“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古诗千年的流传,就因这湿漉漉的美丽。

 
光雾杜鹃

美丽的巴中像莫奈的油画,镶嵌在巍峨延绵的大巴山南麓,位于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的中心,又在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上。北方的明媚阳光,经常偷偷越过秦岭普照在烟遮云埋的巴中,让这片方圆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既有北国豪迈,又有南方柔情,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别具一格,旖旎不凡。这片土地也是历史上南北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在这片汇集了秦汉文化、三国文化与红军文化的土地上,可以轻易地触摸到历史脉搏,聆听历史的回响。

5000多年前古代巴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巴灵台的香火在崇山峻岭中婀娜袅袅从未间断,3000多年前的米仓古道纵横大巴山中,让黄河文明与巴蜀文明在这里碰撞。如今,道路虽已倾颓,但因它滋生的历史故事却一直徘徊在人间。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当年的萧何就是在巴中的米仓道上追回韩信,改写了楚汉相争的历史。

米仓古道边云集的古寨,见证着米仓古道曾经的繁华,也就是巴中的繁华。那时,巴中已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巴中古属贡梁州之域,春秋时为巴子国地,秦和西汉时为巴郡地,1910年前已置县,后逐渐置郡、置州。

自古以来,巴中是兵家必争、群雄逐鹿之地。巴人部族既英勇善战,又能歌善舞。古时巴人将士出兵助武王伐纣,助秦扫六国,汉高祖刘邦打关中,巴江两岸是重要根据地⋯⋯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还孕育出了宋代天文学家张思训,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西晋成王李雄,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等历史人物。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尤其是唐朝盛产诗歌。那时美丽的巴中,也成了孕育诗歌的沃土。李白的《送郄昂谪巴中》直接呼出了巴中;王勃的《江亭送别》“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送别的地方就是巴州城西门外的柳津桥,虽写离愁别绪,却也让人从中知晓了巴中的南北风姿。其实,这片土地早就诗意浓浓,早在先秦时期,巴人创造的竹枝词《巴渝歌》便是《古乐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来自巴中民间的《巴女竹枝词》,到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李商隐的《竹枝词》,巴蜀竹枝词成了“诗之国风,辞之九歌”⋯⋯

惊艳石窟群

隋唐时期,在米仓古道行走的,不仅仅是络绎不绝的商队,还有转山转水转天下的僧侣。他们来到巴中,虽山岭沟壑奏响这块土地的主调,但山高有田地,沟深有阳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巴中,让僧侣们的脚步停了下来,欣然凿画,然后又用当地天然的矿物质着色,于是便有了今天“盛唐彩雕全国第一”的巴中石窟。

巴中享有“石窟之乡”的美誉,境内石窟分布广泛,其中南龛石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堪称巴中石窟代表。现存有编号的龛窟179个,造像2700余尊,绝大多数分布于南龛山神仙坡东面崖壁上,有释迦佛、三世佛、弥勒佛、菩提瑞佛⋯⋯最令人难忘的,是一尊观音像,不仅穿着清丽飘逸,神情中还带有一丝娇媚,身姿曼妙婀娜,恍如刚出浴的美人⋯⋯

 
南龛摩崖造像

民间有“大同石窟看气势,南龛石窟看彩雕”的说法,的确,走上山顶,长近200米的崖壁造像,栉比相连,色彩斑斓,壮观非凡。仔细端详,一尊大佛的右脸上有一块白色,据介绍,20世纪 60年代,有一个人对着大佛开枪,正打在大佛的脸上,但子弹却神奇的弹回射中此人的要害,开枪者当场毙命,也许这是巧合,但巴中石窟却因为这一传奇而幸免劫难。南龛石窟造像注重质感与比例,形神兼备,同时以绿、红、白、蓝等天然材料进行彩绘和装饰,气势磅礴、富丽华美,表现出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当然这份璀璨少不了宋、元、明、清朝的补充。

余秋雨在看过莫高窟时曾写道:“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1000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1000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1000年的生命。”巴中石窟不亦如此吗?更何况这些石窟是在明媚的太阳底下,露天里,山坡上,那栉风沐雨依然鲜活了千年的生命,更能让人心潮澎湃,在惊呼之后忍不住顶礼膜拜。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