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头条:
在危机中寻找新天地——欧债危机给中国出口企业的启示
2012-03-10 13:47 作者:本社记者 姚贝

 

开拓新市场

龙海鸣说,虽然目前欧债对他们公司的影响还不是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凤铝公司正加紧开拓拉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转战内销,以增加商业机会。

“我们不断鼓励我们的企业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和新兴国家做贸易,到发展中国家做贸易。”商务部长陈德铭说。

香港公司环球资源(Global Sources) 去年底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40%的出口企业明年将在拉美、中东、非洲、东欧及亚洲展开更多业务。亚太地区尤其受到青睐,主要是由于“中国与多数国家和地区间的自由贸易协定”。

“我们公司很多订单在中东、南美地区,这些市场有着非常强大的需求,中高低档次的都有。靠着小单慢慢做,厂家都能存活下去的。”广州炜业皮具公司总经理刘文虎说。

“中小企业不应忽视自身‘船小掉头易’的结构优势,中小企业的市场适应力往往更强”,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秘书长徐沪滨指出。头脑灵活、眼睛开阔的企业往往能在危险到来的时候看到机会,抓住机会不但能生存下来,还能变得强大。中国政府在融资方面也开始明显向中小企业倾斜,帮助他们更容易获得贷款。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进步和不可逆的过程,我们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在他们自担风险的情况下配制他们的资源走出去。‘走出去’,并不是资源走出去或者扩到国外市场,更重要的是人类的文明、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在很多国家都有很多特色值得我们借鉴。一个企业要成长为国际性的企业,必须要走出去融入国际社会。”陈部长说。

关注拉美

早在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中国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是7.5%之前,拉美新兴市场调查组织(BBVA)就做出8.3%的预期。欧美经济的徘徊不前,使拉美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越发关注中国的经济政策动向,因为,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的贸易需求和投资将和拉美的持续增长密切相关。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美国的金融危机、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给了中国牵手拉美的机会。

所以,中国也在关注拉美。有人把当今世界市场分为几块,东南亚市场、欧美市场、拉美市场、中东市场和非洲市场。欧美市场目前不景气,东南亚是一个传统市场,大家比较熟悉,中东市场政局不稳定,而拉美市场则是中国企业值得开发、深具潜力的市场。

目前,中国已经和智利、秘鲁和哥斯达黎加三个拉美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中拉经贸合作格局正逐渐由贸易向投资、金融、能矿、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领域扩展。2010年,中拉贸易额超过1830亿美元,同比增长50%,2011年突破2000亿美元。

许多走出去的企业在拉美市场也做得有声有色。继2010年,中国石油公司在拉美掀起并购热潮后,2011年,中石化、中国工商银行在巴西和阿根廷又发起资产并购。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中国石化以24.5亿美元收购OXY阿根廷子公司100%股份及其关联公司(合称“OXY阿根廷”)。中国车企奇瑞和长城转战拉美也取得很好的成绩。长城在2011年向拉美出口了16000辆汽车,在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长城成为知名品牌。

阿根廷中央银行上月23日宣布,同意中国工商银行收购阿根廷标准银行及其关联公司80%的股份。收购交易完成后,工行将获得阿根廷商业银行牌照,打入当地主流银行之列,成为第一家进入当地市场的中资金融机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已经与13个拉美国家签署了近600亿美元的信贷协议,涉及60多个与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合作项目。

近日,中国商务部外贸发展局下发通知,将在墨西哥坎昆建立中国龙城,并举办墨西哥(坎昆)中国商品长年展。此前中国已在迪拜成功运营类似项目。相信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借助这个平台在拉美市场走得更广更深,也帮助更多的拉美同业了解中国、开展合作,互利共赢。

   上一页   1   2  

今日中国微博看两会